“绛”文言文意思
“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絳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jiàng
“绛”字的古汉语解释
jiàng
1.名词 深红色。《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
2.名词 绛草。左思《吴都赋》:“纶组紫绛,食葛香茅。”
3.名词 地名。一今山东翼城东南,一今山西曲沃西南。
“绛”国语辞典解释
jiàng
名词1.大紅色。《說文解字.糸部》:「絳,大赤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
2.一種絲織品。《晉書.卷二一.禮志下》:「絳二匹,絹二百匹。」
3.地名。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翼城縣東南。
形容词
大紅色的。《文選.鮑照.蕪城賦》:「玉貌絳脣。」 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绛”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巷切,音降。說文大赤也。
釋名絳,工也。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
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
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
註絳,絳草也。出臨賀郡,可以染。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
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又水名。
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
註絳水,源出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