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畋”文言文意思
“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畋(简繁同形)
拼音:tián
“畋”字的古汉语解释
tián
1.动词 打猎。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外绝畋猎之源。”
2.动词 通“佃”,耕种。《汉晋春秋》:“孙权自十数年以来,大畋江北,缮治甲兵。”
“畋”国语辞典解释
tián
动词1.耕種。《書經.多方》:「今爾尚宅爾宅,畋爾田,爾曷不惠王熙天之命?」 唐.孔穎達.正義:「治田謂之畋,猶捕魚謂之漁,今人以營田求食謂之畋食,即此畋。」
2.狩獵。例: 「畋獵」 。《書經.五子之歌》:「乃盤遊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 李善注引司馬彪曰:「畋,獵也。」
“畋”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𠀤音田。說文平田也。
書·多方今爾尚宅爾宅,畋爾田。
疏治田謂之畋。今人以營田求食謂之畋食。
又廣韻取禽獸也。
書·五子之歌畋于有洛之表。
張衡·西京賦盤于游畋,其樂只且。或作甸。亦作𤝗𢿊。通作田佃。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堂練切,音電。義同。𢿊字原从攵作。
“畋”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田」從「攴」,象手持工具平整田地之形,本義是平田。詳解: 金文從「田」從「又」(象手形),「又」旁與「攴」旁在古文字中常常通用。
《說文》:「畋,平田也。从攴、田。《周書》曰:『畋尒田。』」《尚書》「畋爾田」,孔穎達疏:「治田謂之畋,猶捕魚謂之漁,今人以營田求食謂之畋食,即此畋。」
甲骨文辭殘,用義不明。金文表示與農業有關,與「佃」同義,季姬方尊:「畋臣」,即從事農業的臣。
戰國竹簡表示畋獵、狩獵,《上博竹書三.周易》簡8:「畋又(有)禽」,表示畋獵有所擒獲。
古代農業和畋獵關係密切,參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