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文言文意思
“赖”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赖”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ài

“赖”字的古汉语解释

lài

1.动词 依赖;依靠。《滕王阁序》:“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2.动词 赢利;有利。《战国策·卫策》:“为魏则善,为秦则不矣。”

3.副词 幸亏。《柳毅传》:“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

“赖”国语辞典解释

lài

动词
1.依靠。例: 「依賴」「仰賴」「信賴」《孝經.開宗明義章》「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2.留在某處不動。例: 「賴床」「自己走!別賴在媽媽身上。」

3.不承認錯誤或推卸責任。例: 「天理昭彰!你賴不掉的。」 《水滸傳》第二九回:「贓物正在你箱子內搜出來,如何賴得過?」

4.拖欠。《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我家有的是錢,從來沒賴過人的帳。」

5.訛指、誣認。例: 「誣賴」《紅樓夢》第八六回:「實是誤傷,怎麼賴人?」

形容词
不好、壞。例: 「這部影集播出後,風評還真不賴。」


副词
幸虧、幸而。唐.韋應物〈溫泉行〉:「弊裘羸馬凍欲死,賴遇主人杯酒多。」 唐.錢起〈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詩二首之二:「賴遇無心雲,不笑歸來晚。」


名词
1.餘利、利潤。《國語.齊語》「相語以利,相示以賴。」

2.姓。漢代有賴先,清代有賴文光。

“赖”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落蓋切,音癩。
說文贏也。
類篇一曰恃也。
書·大禹謨萬世永賴。
萬代常所恃賴。
 又史記·高祖紀大人常以臣無賴。
晉灼曰:賴,利也。無利於家也。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猾爲無賴。
 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南楚之外曰賴,秦晉曰讎。
賴,亦惡名。
 又姓。
風俗通交阯太守賴先。
玉海賴氏,國名。漢有校尉賴丹。
 又韻補叶力制切。
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溢于世,凶人且以自悔,况吉士而是賴。○按說文从貝剌聲。俗作頼。非。

“赖”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利益。

詳解: 從「」,「」聲,本義為利益。《說文》:「贏也。从貝,剌聲。《國語‧晉語一》:「倉稟盈,四鄰服,封疆信,君得其賴。」韋昭注:「賴,利也。

  「」可表示得益、受益。《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孔穎達疏:「天子有善,以善事教天下,則兆民蒙賴之。

  「」也表示依靠、憑藉。《書‧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孔穎達疏:「汝治水土,使地平天成,六府三事信皆治理,萬代長所恃賴,是汝之功也。

  「」亦表示獲取。《莊子‧讓王》:「若伯夷叔齊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章炳麟解故引《方言》:「賴,取也。

  「」還表示抵賴、不認賬。《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尸》:「王酒酒道:『大娘子,你不要賴!瞞了別人,不要瞞我。』

  「」亦表示耍賴,亦指無賴的作風和行為。明湯顯祖《牡丹亭‧鬧宴》:「本院自有禁約,何處寒酸,敢來胡賴?

  「」還表示誣賴。《鏡花緣》第76回:「你要賴人做賊,也把謊兒撒的完全些!

  「」亦指責怪。《紅樓夢》第59回:「前日你到底燒了什麼紙?叫我姨媽看見了,要告你沒告成,倒被寶玉賴了他好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