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言文意思
“莱”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莱”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lái

“莱”字的古汉语解释

lái

1.名词 草名,即藜,俗称臙脂菜。《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

2.动词 长满杂草;荒芜。《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田卒汙。”

3.名词 休耕的田。《周礼·地官·县师》:“而辨其夫家人民田之数。”

【引】指荒地。《孟子·离娄上》:“辟草任土地者次之。”

4.动词 除草。《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男猎,则山野之草。”

5.名词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

“莱”国语辞典解释

lái

名词
1.植物名。藜科藜屬,一年生草本。葉卵形,質柔形闊,邊緣呈鋸齒狀。有香氣,嫩葉可食。也稱為「藜」

2.不耕種而蔓草叢生的田地。《周禮.地官.縣師》「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

3.雜草、穢草。《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徹我牆屋,田卒汙萊。」 唐.孔穎達.正義:「萊者,草穢之名。」

4.國名。春秋時為齊靈公所滅。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黃縣東南。

5.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萊駒。

动词
除草。《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莱”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洛哀切正韻郞才切,𠀤音來。
說文蔓華也。
玉篇藜草也。
詩·小雅北山有萊。
萊,草名。其葉可食。
 又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
萊,休不耕者。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萊,除其草萊也。
詩·小雅田卒汙萊。
萊,草穢。
 又地名。
書·禹貢萊夷作牧。
齊語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
東萊,齊東萊夷也。
 又山名。
山海經萊山,其木多檀楮。
 又姓。
孟子苦伊尹、萊朱。
趙岐註萊朱,湯賢臣仲虺是也。
左傳·文二年萊駒爲右。
 又韻補音黎。
郭璞·遊仙詩朱門何足榮,未若託蓬萊。臨泉揖淸波,陵岡掇丹荑。
 又廣韻落代切,音賴。義同。
爾雅作釐。

“莱”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藜。

詳解: 從「」,「」聲,本義為藜,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可做野菜。《說文》:「蔓華也。从艸,來聲。《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陸璣疏:「萊,草名,其葉可食。

  「」可表示郊外休耕的田地。《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

  鄭玄注:「萊,休不耕者,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也表示叢生的雜草。《詩‧小雅‧十月之交》:「徹我牆屋,田卒汙萊。

  「」還表示除草。《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鄭玄注:「萊,除其草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