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文言文意思
“乃”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乃”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nǎi

“乃”字的古汉语解释

nǎi

1.代词 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翁。”

2.代词 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动词 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天也。”

4.副词 竟然;却。《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副词 才。《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能衔哀致诚。”

6.副词 仅仅;只。《垓下之战》:“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7.副词 又。《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8.副词 甚至。《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以千数。”

9.连词 于是;就。《岳阳楼记》:“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国语辞典解释

nǎi

代词
1.你、你的。例: 「乃母」「乃兄」 。宋.陸游〈示兒〉詩: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动词
是。例: 「失敗乃成功之母。」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 《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连词
1.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副词
1.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史記.卷一〇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 《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助词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nǎi

代词
1.你。《史記.卷九七.陸賈傳》「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2.此、這。《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五子不滿隅,一子可滿朝,非迺子耶?」

连词
於是。同「乃」《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時單于與中郎將杜崇不相平,迺上書告崇。」


副词
竟然、居然。同「乃」《宋史.卷四一六.余玠傳》「儒者中迺有此人!」


名词
姓。如元代有迺穆泰。

“乃”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囊亥切,𠀤柰上聲。語辭。
莊子·逍遙遊而後今培風。
 又承上起下之辭。
爾雅·序疏者,因上起下語。
 又繼事之辭。
書·堯典命羲和。
 又辭之難也。
公羊傳·宣八年而者何,難也。者何,難也。曷爲或言而,或言難乎而也。
 又辭之緩也。
周禮·秋官·小司𡨥致事。
,緩辭。
 又語已辭。
韓愈·鬭雞聮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
用費誓礪鋒刃語也。
 又王禕詩兹焉舍我去,契闊將無
 又爾汝之稱。
書·大禹謨之休。
,猶汝也。
 又某也。
禮·雜記祝稱卜葬虞子孫曰哀,夫曰
某卜葬其妻某氏。
 又彼也。
莊子·大宗師孟孫氏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
 又唐書·南蠻傳昔有人見二羊𨷖海岸,彊者則見,弱者入山,時人謂之來。來者,勝勢也。
 又地名。
元史·地理志新添葛蠻安撫司,都鎮馬等處。
 又果名。
桂海虞衡志子,狀似榧,而圓長端正。
 又玉篇或作廼。
詩·大雅廼慰廼止,廼左廼右。
前漢·項籍傳必欲烹廼公。
 又正韻依亥切,哀上聲。
字彙,棹船相應聲。黃山谷曰:款,湖中節歌聲。
正字通,本作欸。今行船搖櫓,戛軋聲似之。
柳宗元詩一聲山水綠。
元結·湖南欸讀如矮靄是也。
劉蛻·湖中歌靄廼。
劉言史·瀟湘詩曖廼皆欸之譌。◎按欸,亞改切,應也。後人因柳集註有云:一本作襖靄。遂直音欸爲襖,爲靄,不知彼註自謂別本作襖靄,非謂欸當音襖靄也。正韻上聲解韻音靄,引柳詩:欸讀如襖靄。而上聲巧韻襖部不收款。去聲泰韻,音愛,亦引柳詩:欸讀如懊愛。而去聲效韻奧部不收款。至若旱韻,收款音窾,絕不註明有襖懊二音,此可證款不音襖懊,而欸之譌作款明矣。
 又有靄音,無愛音。正韻增音愛,非。
 又字彙正字通旣明辨款不音襖,欸譌作款,而字彙欠部款音襖,棹船相應聲。正字通櫓聲,自相矛盾,尤非。

“乃”形意通解

略說:」的字形本義未有定論,疑為「」的初文(王蘊智、郝士宏),本義是抛出繩索,以便牽引,引申為牽引、拉。後又表示丟掉,又借用為虛詞。

詳解: 關於「」字之釋形說法甚多,未有定論。林義光認為「」字象曳引之形;陳獨秀、郭沬若認為象人側立,乳房突出,是「」之初文;朱芳圃認為是「」之初文。王蘊智、郝士宏認為象繩索抛出之狀。按甲骨文有「」字,象手持繩索抛出之形,似以繩索抛出之說較合理。《廣雅》:「扔,引也。」繩索用來牽引,「」有引導之意,《老子.第三十八章》:「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意謂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應,就揚着胳臂牽引,使人強從(參陳鼓應)。「」後又用來表示丟掉、抛棄,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荷花燈》:「荷花燈,荷花燈,今日點了明日扔。

  「」字後被借用為虛詞。許慎認為「」表示語氣、說話出口困難的樣子(參湯可敬),《說文》:「乃,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凡𠄎之屬皆从𠄎。𢎧,古文乃。𠄕,籒文乃。

  「」字的甲金文用作語氣助詞,般殷鼎:「乃擇吉金。」用作物主代詞,相當於「你的」,作定語,周法高認為是「汝之」的合音,大盂鼎:「令女(汝)盂井(型)乃嗣且(祖)南公」,意謂命令你效法你的祖父南公。金文還用作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作主語,克罍:「王曰:『大(太)保,隹(唯)乃明乃心,享于乃辟。』」大意是周王對太保說:「你要使你的心明智,侍奉你的君主。第一個「乃」字是第二人稱代詞,作主語;第二個「」字是物主代詞,作定語。「」又用作副詞,表示相承或相因的關係,與「」同,噩侯鼎:「噩侯馭方內(納)壺于王,乃祼之。」意謂噩侯馭方接受周王的酒壺,進行祼禮。參見「」。「」又表示有所限定,相當於「」,新郪虎符:「會王符,乃敢行之。」意謂會合君王的虎符,才可以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