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文言文意思
“羲”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羲”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羲”字的古汉语解释

见“羲和”、“羲皇”。

【羲和】古代传说中唐尧时执掌天文的官吏。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羲皇】即伏羲氏,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羲”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參見「伏羲氏」 條。

2.姓。如上古時代有羲仲。

“羲”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𠀤音犧。
說文气也。从兮,義聲。
 又伏,大皡,三皇之最先。◎按易繫辭作包犧。釋文云:包本又作庖,孟京作伏。犧字又作,孟京作戲。
 又書·堯典乃命和。
重黎之後,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時之官。
 又姓。
風俗通堯卿仲之後。〇按說文在兮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羲”形意通解

略說:」字甲骨文會宰殺犧牲以獻祭之意。

詳解:」字甲骨文從「」從◎,金文從「」從◎,疑◎象截去頭的豬形,全字會宰殺犧牲以獻祭之意。

  甲骨文從「」從◎,「」是一種長柄及有鋸齒的戈形兵器,◎疑象截去頭的豬,兩小點表示宰割的碎片,全字是宰殺犧牲以獻祭之義(秦建文)。金文從「」,秦建文認為字形象既宰豬又宰羊,姑備一說。按「」應是「」的聲符。此說的疑點在於宰殺犧牲應該用刀而非用戈。

  甲骨文用作地名,金文用作人名,直至戰國的詛楚文,才出現犧牲一詞,「」是「」的初文,詛楚文:「圭玉羲(犧)牲」。圭玉和犧牲皆是祭品,故相提並論。《說文》:「犧,宗廟之牲也。从牛羲聲。賈侍中說:此非古字。《說文》:「羲,气也。从兮,義聲。

  「伏羲」是古帝名,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他創造了八卦和書契,教導人民狩獵、捕魚和放牧,又將祭祀用的犧牲、牲畜拿來烹調,以供庖廚,所以「伏羲」又稱「庖犧」。相傳「伏羲」、「女媧」都是人類的始祖,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