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文言文意思
“邑”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邑”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邑”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城镇。《六国论》:“小则获,大则得城。”

2.动词 封地。《荆轲刺秦王》:“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万家。”

3.名词 县。《促织》:“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4.形容词 通“悒”。忧愁不安。《汉书·杜邺传》:“由后视前,忿非之。”

【邑人】同属一县的人。

【邑邑】通“悒悒”,忧闷不悦的样子。

“邑”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國家。《說文解字.邑部》「邑,國也。」 《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 晉.杜預.注:「邑,亦國也。」

2.京城、國都。《詩經.商頌.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 漢.毛亨.傳:「商邑,京師也。」 唐.李白〈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湯及盤庚,五遷其邑。」

3.城市。例: 「城邑」《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

4.封地。例: 「食邑」「采邑」《周禮.地官.載師》「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 漢.鄭玄.注:「家邑,大夫之采地。」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副词
憂愁不安。通「悒」《楚辭.屈原.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

“邑”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一入切,𠀤音浥。
說文國也。
正韻也。
釋名,人聚會之稱也。
史記·五帝紀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
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井爲,四爲丘。
 又載師以公之田任甸地,以家之田任稍地。
,謂六遂之餘地。家,謂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稱
書·湯誓率割夏
詩·商頌翼翼。
 又侯國亦稱
書·武成用附我大周。
詩·大雅于豐。
 又於,氣逆結不下也。
楚辭·九章氣於而不可止。
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爲於
,短氣也。
 又,與悒悒通。
史記·商君傳安能待數十百年。
 又複姓。
廣韻漢有由氏。
 又集韻正韻𠀤遏合切,音姶。阿,與阿匼同,諂諛迎合貌。
前漢·張湯傳以智阿人主,與俱上下。
 又叶弋灼切,音藥。
後漢·杜篤·論都賦成周之隆,乃卽中洛。遭時制都,不常厥
說文从口,音圍,象四境。卪聲。尊𤰞大小有等,故从卪會意。偏旁作阝,俗从口从巴。非。備考:篇海類編同邼。

“邑”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字從「」(夏商城牆多呈方形)從「」(跪坐之人),本義指人聚居的地方。

詳解: 甲金文從囗從卩,「」象一跪坐之人,「」代表疆界,考古發掘夏商城郭多呈方形,可證(參徐中舒),故「」本義指人聚居的地方。《釋名.釋州國》:「邑,人聚會之稱也」。此外,古人重視國都,以「」為「」的代表。國名、都名往往相通。如商代盤庚遷都於殷後,商朝又名為「」。故「」通稱為「」,即暗指都邑。甲骨、金文屢稱大邑商、天邑商,意指商國。卜辭如「才(在)大邑商」(《合集》36530);金文如𣄰尊:「隹珷王既克大邑商。《尚書.周書》:「惟臣附于大邑周。」甲骨文又用作人名。

  金文用作氏族名、人名外,亦表示都邑,洹子孟姜壺:「其人民都邑」;又用作區域單位,齊鎛:「侯氏易(賜)之邑二百又九十又九邑」。

  戰國文字多用為地名。

  《說文》:「邑,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屬皆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