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文言文意思
“疫”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疫(简繁同形)
拼音:yì
“疫”字的古汉语解释
yì
1.名词 瘟疫,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赤壁之战》:“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2.动词 发病;生病。《狱中杂记》:“春气动,鲜不疫矣。”
“疫”国语辞典解释
yì
名词流行性或急性傳染病的總稱。例: 「鼠疫」 、「時疫」 。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寺息壤記〉:「南方多疫,勞者先死。」
“疫”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營隻切正韻越逼切,𠀤音役。說文民皆疾也。
釋名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
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毆疫。
注疫,癘鬼也。
史記·歷書茂氣至民無夭疫。
又集韻以醉切,遺去聲。義同。
“疫”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疑從「疒」從「殳」,宋鎮豪以為象手持殳器敲擊卧床病人胸腹之形。小篆從「疒」,「役」省聲。本義是流行性的傳染病。詳解: 甲骨文疑從「疒」從「殳」,宋鎮豪以為象手持殳器敲擊卧床病人胸腹之形。花東181「子其疫」可能表示子染上了疫疾。可備一說。
小篆從「疒」,「役」省聲。本義是流行性的傳染病。《說文》:「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聲。」如《墨子.天志中》:「五穀熟,六畜遂,疾菑戾疫凶饑則不至。」《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37背1:「一宅中毋(無)故而室人皆疫,或死或病。」
古人認為疫病是癘鬼在作祟,故「疫」又引申表示疫鬼。《釋名.釋天》:「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玉篇.疒部》:「疫,癘鬼也。」如《周禮.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敺疫。」鄭玄注:「蒙,冒也。冒熊皮者,以驚敺疫癘之鬼。」又如《文心雕龍.祝盟》:「侲子敺疫,同乎越巫之祝。」「侲子」即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