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文言文意思
“淬”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淬”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cuì

“淬”字的古汉语解释

cuì

淬火。指制作刀剑时,把烧红了的刀剑浸入水或其它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清水其锋。”

【又】喻勉励;磨炼。

【淬砺】也作“淬厉”、“淬励”。1.淬火磨砺。刘昼《新论·崇学》:“越剑性利,非而不铦。”2.比喻刻苦进修锻炼。苏轼《策略》四:“虽不肖者,亦自,而不至于怠废。”

【淬勉】刻励奋勉。《新唐书·许王素节传》:“师事徐齐聃,自强。”

“淬”国语辞典解释

cuì

名词
滅火器。《說文解字.水部》「淬,滅火器也。」 清.段玉裁.注:「滅火器者,蓋以器盛水,濡火使滅,其器謂之淬。」「焠」


动词
1.打造刀劍時,將金屬燒紅後浸入水中,以增加其硬度,使其更堅利。同「焠」《文選.王襃.聖主得賢臣頌》「清水淬其鋒。」

2.塗染。《戰國策.燕策三》「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

3.磨鍊。唐.柳宗元〈送嚴公貺下第歸興元觀省詩序〉:「端其趨嚮,以淬礪之。」

4.沒入水中。《西遊記》第六回:「(大聖)變作一個魚兒,淬入水。」

“淬”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𠀤音倅。
說文滅火器也。
徐曰,劒燒而入水也。與焠通。
前漢·天文志火與水合爲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淸水其鋒。
 又廣韻染也,犯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脟割輪
 又揚子·方言,寒也。
 又集韻卽聿切,音卒。,沒水貌。
 又昨律切,音崒。流也。脟字原誤从目从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