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国语辞典解释
cuì
名词滅火器。《說文解字.水部》:「淬,滅火器也。」 清.段玉裁.注:「滅火器者,蓋以器盛水,濡火使滅,其器謂之淬。」 同「焠」 。
动词
1.打造刀劍時,將金屬燒紅後浸入水中,以增加其硬度,使其更堅利。同「焠」 。《文選.王襃.聖主得賢臣頌》:「清水淬其鋒。」
2.塗染。《戰國策.燕策三》:「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
3.磨鍊。唐.柳宗元〈送嚴公貺下第歸興元觀省詩序〉:「端其趨嚮,以淬礪之。」
4.沒入水中。《西遊記》第六回:「(大聖)變作一個魚兒,淬入水。」
“淬”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𠀤音倅。說文滅火器也。
徐曰淬,劒燒而入水也。與焠通。
前漢·天文志火與水合爲淬。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淸水淬其鋒。
又廣韻染也,犯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脟割輪淬。
又揚子·方言淬,寒也。
又集韻卽聿切,音卒。淬,沒水貌。
又昨律切,音崒。流也。脟字原誤从目从寽作。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