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国语辞典解释
guā
动词喧譁、吵耳。《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或賓客盈座,鳴聲聒耳。」 宋.王安石〈和惠思歲二日二絕〉之一:「為嫌歸舍兒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聒”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活切,音括。說文本作𦕾。讙語也。
廣韻聲擾也。
書·盤庚今汝聒聒。
傳聒聒,無知貌。鄭云:難告貌。正義曰:多言亂人之意。
左傳·襄二十六年聒而與之語。
註聒,讙也。
抱朴子·廣譬卷春蛙長譁,而醜音見患於聒耳。
又韻補叶紀劣切,音厥。
郭璞·江賦陽鳥爰翔,于以𤣥月。千類萬聲,自相喧聒。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