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国语辞典解释
chǐ
名词1.羞愧的心。例: 「無恥」 、「知恥」 。《孟子.盡心上》:「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羞辱的事。例: 「雪恥」 、「奇恥大辱」 、「引以為恥」 。《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越王苦會稽之恥。」
动词
羞辱。《國語.越語上》:「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
“耻”康熙字典解释
正字通俗恥字。(耻)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𠀤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註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註言不可辱也。又廣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