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文言文意思
“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弛”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chí

“弛”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í

1.动词 放松弓弦。《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弓而自后缚之。”

2.动词 放松;松弛。《捕蛇者说》:“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然而卧。”

3.动词 放下;除掉。《狼》:“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

【弛禁】解除禁令。

【弛刑】卸掉枷锁的刑徒。范晔《后汉书·马武传》:“复拜武捕虏将军……将乌桓、黎阳营、三辅募、凉州诸群羌胡兵及,合四万人击之。”

【弛张】比喻兴废、宽严、劳逸等。《韩非子·解老》:“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弛纵】放纵。《后汉书·蔡邕传》:“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莫相举察。”

“弛”国语辞典解释

shǐ

动词
1.放鬆弓弦。《左傳.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後縛之。」 《墨子.三辯》「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稅,弓張而不弛。」

2.鬆懈、怠緩。例: 「鬆弛」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

3.捨棄、廢除。《文選.張衡.西京賦》「城尉不弛柝,而內外潛通。」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二.官政二》「慶曆中,議弛茶鹽之禁及減商稅。」

4.毀壞。《國語.魯語上》「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 《文選.賈誼.過秦論》「宗廟崩弛,國家為墟。」

chí

(一)之又音。

“弛”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𠀤音豕。
說文弓解也。
禮·曲禮弓尚角。
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弓。
 又放也。
爾雅·釋詁註,放也。
以弓釋弦曰,故云放。
前漢·武帝紀之士。
跅者,跅落無撿局也。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
,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
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
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力。
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
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縣。
,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于負擔。
 又壞也。
史記·河渠書延道兮離常流。
河道皆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
周禮·天官·小宰之聮事。
,讀爲施。

“弛”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放鬆弓弦。

詳解: 從「」,「」聲。本義是放鬆弓弦。《說文》:「弛,弓解也。从弓从也。𢐋,弛或从虒。」如《墨子.三辯》:「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稅,弓張而不弛,無乃非有血氣者之所不能至邪?《儀禮.大射》:「遂命勝者執張弓,不勝者執弛弓,升、飲,如初。

  「」引申表示放鬆。如《管子.五輔》:「薄徵斂,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此謂寬其政。《史記.貨殖列傳》:「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又表示放縱。如《管子.輕重甲》:「弛牝虎充市,以觀其驚駭。

  「」表示延緩。如《戰國策.魏策二》:「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呂氏春秋.開春》:「因弛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

  「」也表示解除、廢除。《廣韻.紙韻》:「弛,釋也。」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則余一人有大願矣。」杜預注:「弛,猶解也。《漢書.文帝紀》:「夏四月,大旱,蝗。令諸侯無入貢。弛山澤。」顏師古注:「弛,解也。解而不禁,與眾庶同其利。

  「」表示毀壞。如《國語.魯語上》:「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韋昭注:「弛,毀也。《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方遠遊。

  「」還表示減弱。如《韓非子.說難》:「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三國志.魏書.后紀傳》:「帝之幸郭元后也,后愛寵日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