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文言文意思
“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遲简化方式:声旁替代
拼音:chí
“迟”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í
1.形容词 慢,缓慢。《庖丁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2.动词 迟疑,犹豫。《琵琶行》:“琵琶声停欲语迟。”
3.形容词 晚。《战国策·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形容词 迟钝。《汉书·杜周传》:“周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
【迟迟】1.缓慢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2.从容不迫的样子。《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3.迟疑不前的样子。范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于歧路之间也。”
【迟回】徘徊;迟疑。也作“迟徊”。杜甫《垂老别》诗:“忆昔少壮日,迟徊竟长叹。”
【迟暮】比喻苍老、晚年。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
【迟日】1.日子久。《商君书·君臣》:“迟旷久、积劳私门者得。”2.春日。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国语辞典解释
chí
形容词1.緩、慢。例: 「事不宜遲」 、「說時遲,那時快。」
2.不靈活、不敏捷。例: 「遲鈍」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
副词
晚、不早。例: 「姍姍來遲」 、「遲到」 。
动词
猶豫、延緩。例: 「遲疑不決」 。唐.白居易〈琵琶行〉:「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名词
姓。如古時有遲任。
zhì
动词1.等待、期望。《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南朝宋.謝靈運〈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2.一直到、等到。《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高祖呂皇后傳》:「遲帝還,趙王死。」 《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郃傳》:「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
“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𨻰尼切正韻𨻰知切,𠀤音墀。說文徐行也。
廣韻久也,緩也。
詩·衞風行道遲遲。
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
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
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
詩·𨻰風可以棲遲。
又姓。
書·盤庚遲任有言。
註古賢人。
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稚。
廣韻待也。
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
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
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
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
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
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
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
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
註遲,猶値。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𨒈𠀤同。
“迟”形意通解
略說: 「遲」甲骨文從「彳」,「屖」聲,金文作「遟」,從「辵」,「屖」聲。「彳」、「辵」意思相通,皆有行走之意,本義為慢慢地行走,引申為慢、遲、久。詳解: 「遲」甲骨文從「彳」,「屖」聲,金文作「遟」,從「辵」,「屖」聲。「彳」、「辵」意思相通,皆有行走之意,本義是慢慢地行走;引申為慢、久、晚、遲到、延遲、逗留、停滯、遲鈍等義。「遲」字又有安適、閒雅之義,參見「屖」。小篆把「遟」的聲符「屖」改換為「犀」聲,成為現在的「遲」字。戰國竹簡「遲」從「𡰥」聲,寫作「𨒈」,是「遟」、「遲」的異體,《說文》:「遲,徐行也。从辵,犀聲。《詩》曰:『行道遲遲。』𨒈,遲或从𡰥。遟,籒文遲从屖。」
「遲」常表示時間的長、久、晚,《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意謂春天的日子很長,採摘白蒿的人很多。《楚辭.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此句哀嘆(時光流逝,)草木凋零,美人到了晚年。戰國竹簡表示久,《清華簡一.金縢》簡1:「王不𤶠(豫),又(有)𡰥(遲)。」「不豫」表示身體不舒服(顧頡剛、劉起釪),全句意謂武王生病,而且病情遷延日久(宋華強)。《上博三.周易》簡14:「𨒈(遲)又(有)𢘓(悔)」,傳世本《周易》作「遲有悔」,意謂(悔悟)遲了便有禍事。
金文「遲」用作族氏名,𠭯父簋:「皇考遟(遲)白(伯)」,意謂先父遲伯。又用作古樂律名,「遟(夷)則」又作「屖則」,即是古書的「夷則」,是十二律之一,指陽律的第五律。
戰國竹簡「遲」又假借「𦳊」字來表示遲到的「遲」,《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36:「有失伍及𦳊(遲)不來者,遣來識戲次。」「𦳊」即是「屎」字,與「遲」音近。全句意謂如有掉隊和遲到的,派來軍隊偏師的駐地辨認。「偏師」是主力軍以外的部分軍隊。
「遲」又是中醫脈象之一,指脈搏緩慢,在一呼一吸之間,只跳動三次。《脈經》:「呼吸三至,去來極遲。」《脈訣匯辨》:「遲脈之病為陰盛而陽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