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言文意思
“送”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送”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sòng

“送”字的古汉语解释

sòng

1.动词 送行。《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之。”

2.动词 陪送;追随。《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我至剡溪。”

3.动词 押送;遣送。《李愬雪夜入蔡州》:“愬以槛车元济诣京师。”

4.动词 送交;送达。《失街亭》:“忽报王平使人图本至。”

5.动词 赠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时间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6.动词 断送;了结。《陈州粜米》:“兀的不了我这条老命。”

“送”国语辞典解释

sòng

动词
1.遣去。《說文解字.辵部》「送,遣也。」 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2.陪伴著走。例: 「護送」「送小弟弟回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唐.杜甫〈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3.告別。例: 「送別」「送舊迎新」「送行」

4.贈給。例: 「贈送」「他送我一本書。」

5.輸運。例: 「送貨」「送信」「運送」

6.供應。例: 「送水」「送電」

7.傳遞。例: 「送秋波」 。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七:「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8.犧牲。例: 「送死」「送命」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您哥哥暑濕風寒縱較些,多被那煩惱憂愁上送了也。」

“送”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弄切,音𨓵。
說文遣也。
詩·邶風于野。
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于門外。
 又增韻將也。
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幣。
公拜醴。
 又正韻贈行曰
詩·秦風舅氏。
 又株,罪人相牽引也。
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
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也。
 又目,以目相也。
左傳·桓元年目逆而之。
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之。
 又縱,善射之貌。
詩·鄭風抑縱忌。
舍拔曰縱,覆彇曰
玉篇籀文作𨓵。考證:〔前漢·食貨志迺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謂其根株所也。〕 謹照原註謂改爲。

“送”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旁有行走之義,故「」的本義是表示送行。

詳解: 金文從「」,「」聲,「」金文從「」從「」,「」的上部左右各有一點飾筆,到小篆訛變為「」。「」是「」、「」、「」等字的初文,也是這些字的聲符,後增「」旁,有行走之義,故「」表示送行。《說文》:「送,遣也。从辵,㑞省。𨕼,籒文不省。

  中山王圓壺字中的兩橫畫是飾筆。金文釋讀為「」,表示我的,中山王圓壺:「隹(唯)送(朕)先王。」(參張政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