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国语辞典解释
yí
參見「逶迤」 條。yǐ
动词1.斜行。《書經.禹貢》:「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迆北會于匯。」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大河右迆,東注漯水矣。」
2.斜倚。《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既建而迆,崇於軫四尺,謂之二等。」 《文選.張衡.東京賦》:「立戈迆戛,農輿輅木。」
yí
參見「逶迆」 條。yǐ
动词斜行延伸。同「迆」 。唐.柳宗元〈問答.晉問〉:「晉之故封,太行掎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
“迤”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𠀤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又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移。委迤,自得貌。
又集韻正韻𠀤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考證:〔爾雅·釋訓迤邐,旁行也。〕 謹按此爾雅釋邱註非釋訓文,謹照原文釋訓改作註,於旁行下增連延二字。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