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文言文意思
“觐”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觐”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jìn

“觐”字的古汉语解释

jìn

1.动词 朝见帝王。《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

2.动词 拜见;会见。《左传·昭公十六》:“宣子私于子产。”

【辨】朝,觐。“朝”指诸侯春天入朝见天子。“觐”本指诸侯秋天入见朝见天子。后来两者都指诸侯朝见帝王,不再有时间季节上的区别。

“觐”国语辞典解释

jǐn

动词
1.下級人員進見君主或上級長官。例: 「朝覲」「覲見」《孟子.萬章上》「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 《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上.李錡傳》「憲宗即位,不假借方鎮,故倔彊者稍稍入朝。錡不自安,亦三請覲。」

2.拜會、訪謁。《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私覲於子產。」 《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

jìn

(一)之又音。

“觐”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𠀤音僅。
爾雅·釋詁覲,見也。
下見上也。
書·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
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
春見曰朝,秋見曰覲。
周禮·春官·大宗伯註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韻會通作殣。
前漢·禮樂志·郊祀歌殣冀親以肆章。
殣,音覲,見也。
 又叶渠巾切,音㨷。
蔡邕·筆賦紀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覲。傳六經而綴百代兮,建皇極而敘彝倫。

“觐”形意通解

略說: 小篆「」從「」,「」聲,本義是朝見。

詳解:」的本義是諸侯朝見天子,故從「」,「」是聲符。《說文》:「覲,諸矦秋朝曰覲,勞王事。从見堇聲。

  「」指古代諸侯秋季朝見天子。金文寫作「」,「」是「」的後起字。[㣇聿女]方鼎:「[㣇聿女]堇(覲)于王。」參「」。

  《周禮.秋官.大行人》:「秋覲以比邦國之功。」鄭玄注:「秋見諸侯則比其功之高下」。《儀禮.覲禮》賈公彥疏引《鄭目録》云:「覲,見也。諸侯秋見天子之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朝宗禮備,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