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国语辞典解释
jīn
名词1.衣服胸前釘紐扣的地方。例: 「對襟」 、「開襟」 。《楚辭.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 也作「衿」 。
2.參見「連襟」 條。
3.心胸、懷抱。例: 「胸襟」 。唐.陸龜蒙〈記事〉詩: 「天高氣味爽,野迥襟懷曠。」
“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韻會𠀤居吟切,音金。說文交衽也。
廣韻袍襦前袂也。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釋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亦作衿。
類篇又作𧛛。
玉篇又作䘳。
“襟”形意通解
略說: 從「衣」,「禁」聲,古代指衣的交領。詳解: 從「衣」,「禁」聲,古代指衣的交領。《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邢昺疏:「謂交領也。」
「襟」也指衣的前幅。《莊子‧應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襟」還指前面。《文選‧陸機〈贈從兄車騎〉》:「安得忘歸草,言樹背與襟。」
「襟」也表示胸懷。晉潘岳〈西征賦〉:「開襟乎清暑之館,游目乎五柞之宮。」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