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文言文意思
“潦”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潦(简繁同形)
拼音:lǎo/lào/liáo
“潦”字的古汉语解释
lǎo
1.名词 雨水;雨后地地面积水。《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共工头触不周山》:“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名词 泛指江河湖泊的水。《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
lào
名词 通“涝”,雨水过多造成的灾害。《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
“潦”国语辞典解释
lào
动词淹水,雨多成災。通「澇」 。《莊子.秋水》:「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 《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比年水潦,民食不贍。」
lǎo
形容词雨下很大的樣子。《禮記.曲禮上》:「水潦降,不獻魚鱉。」
名词
積水。《禮記.曲禮上》:「送葬不避塗潦。」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驅車至於茆門。」
liáo
參見「潦倒」 、「潦草」 等條。“潦”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𠀤音老。說文雨大貌。
禮·曲禮水潦降。
又路上流水也。
詩·大雅泂酌彼行潦。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郞到切,勞去聲。與澇同。淹也。一曰積水。
又集韻正韻𠀤郞刀切,音勞。水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
註水出鄠縣西南潦谷。
又潦倒,蘊藉貌。
嵆康·絕交書潦倒麤疎。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水名。
山海經潦水,出衞臯東。
“潦”形意通解
甲金文從「水」,「尞」聲,金文加從「呂」為聲符。甲金文用為地名,金文又用為國名。潦白甗:「潦白(伯)乍(作)䵼彝」。「潦」後表示雨水大貌,《說文》:「潦,雨水大皃。从水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