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国语辞典解释
mǎn
动词1.充盈、全部充實。例: 「充滿」 、「填滿」 。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四:「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2.達到某一限度。例: 「期滿」 、「不滿一歲」 。《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封神演義》第六〇回:「只見營外來一道人,身不滿八尺,面如瓜皮,獠牙巨口。」
3.切合心意。例: 「滿意」 、「不滿現狀」 。
形容词
1.全、遍、整個。例: 「滿面春風」 、「滿城風雨」 、「滿腹經綸」 。唐.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2.充足、完備、美好。例: 「完滿」 、「圓滿」 、「幸福美滿」 、「精神飽滿」 。
3.驕傲。例: 「自滿」 。《書經.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
副词
很、十分。例: 「滿厲害」 、「滿不錯」 、「滿像樣」 。
名词
1.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本為女真族後裔,清太祖改稱為「滿洲族」 。
2.姓。如晉朝有滿奮。
“满”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莫旱切集韻母伴切,𠀤音懣。說文盈溢也。
書·大禹謨不自滿假。
傳滿謂盈實。
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
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又姓,晉滿奮。
又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
說文煩也。或省作滿。
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又韻補叶美辨切,音免。
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又𣼛、満、𣺏。
“满”形意通解
略說: 從「水」,「㒼」聲,本義為充盈,充滿。詳解: 從「水」,「㒼」聲,本義為充盈,充滿。《說文》:「盈溢也。从水,㒼聲。」 《莊子‧天運》:「在谷滿谷,在阬滿阬。」成玄英疏:「乃谷乃阬,悉皆盈滿。」
「滿」也可表示滿足。《漢書‧食貨志上》:「莽一朝有之,其心意未滿,狹小漢家制度,以為疏闊。」
「滿」還可表示自滿。《書‧仲虺之誥》:「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
「滿」亦表示成就。《呂氏春秋‧貴信》:「以言非信,則百事不滿也。」
「滿」還用作表示全、整個。唐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滿」又表示到達期限,《南史‧虞寄傳》:「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裁期月,便自求解退。」也表示說話絕對,不留餘地,《鏡花緣》第71回:「天地之大,何所不有,難道自古至今,就只我們聚過?這話不要說滿了!」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