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文言文意思
“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皮(简繁同形)
拼音:pí
“皮”字的古汉语解释
pí
1.名词 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又】比喻表面,浅薄。《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2.名词 皮侯,兽皮制的箭靶。《仪礼·乡谢礼》:“射不主皮。”
3.动词 剥去皮。《史记·刺客列传》:“因自皮面抉眼。”
【皮里阳秋】皮里,心里。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
“皮”国语辞典解释
pí
名词1.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例: 「獸皮」 、「皮開肉綻」 、「樹皮」 。
2.物的表面。唐.韓愈〈題于賓客莊〉詩: 「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3.很薄的東西。例: 「鐵皮」 、「粉皮」 、「豆腐皮」 。
4.包裝東西的外皮,以為保護或美觀用。例: 「封皮」 、「書皮」 。
5.姓。如唐代有皮日休。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容词
1.皮製的。例: 「皮鞋」 、「皮箱」 、「皮筏」 。
2.厚顏、沒有羞恥心。《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訕語時,口要緊;刮涎處,臉須皮。」
3.性情頑劣不聽話。例: 「這孩子好皮。」
4.有彈性的。例: 「皮球」 、「皮蛋」 。
“皮”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糜切,𠀤音疲。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
長箋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
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
書·禹貢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
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
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
註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又釋名被也。被,覆體也。
韻會皮膚,肌表也。
史記·酈生傳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又揚子·方言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
註謂强語也。
後漢·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
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又博雅皮,弁冠也。
禮·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又正韻狐貉之裘曰皮也。
莊子·讓王篇冬日衣皮毛。
又皮侯。
周禮·冬官考工記張皮侯而棲鵠。
論語射不主皮。
註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又皮幣。
前漢·武帝紀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又腹心部曰皮室。
遼史·百官國語解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又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古今注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
又本草·釋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又皮氏,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又皮山,山名。見山海經。
又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又叶蒲何切,音婆。
詩·召南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左傳·宣二年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皮”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又」(象手形)從獸形(以◎表示),象手剝取獸皮之形(許慎、林義光),本義是剝皮、獸皮。詳解: 甲骨文「又」在頂部,金文「又」在底部。獸口之形後來訛變為「廿」,再訛變為「竹」(季旭昇),為《說文》古文所從。一說「皮」字從「又」從「革」省,象以手剝去獸革之形(王國維)。本義是剝皮、獸皮,《說文》:「皮,剥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凡皮之屬皆从皮。𥬖(𤿤),古文皮。𠰎(𤿌),籒文皮。」徐鍇《說文解字繫傳》:「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
甲骨文辭殘,用義不明。金文用作賞賜物,表示獸皮,九年衛鼎:「羝皮二」,表示兩塊公羊皮。又通假為「彼」,指示代詞,指那個,中山王圓壺:「于皮(彼)新杢」,「新杢」是地名。又用作姓氏、人名。
戰國竹簡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簡7:「食其肉而入皮」,表示吃它的肉而上繳它的皮。
《睡虎地秦簡.效律》簡42:「皮革」,《左傳.隱公五年》:「皮革齒牙,骨角毛羽。」孔穎達疏:「有毛為皮,去毛為革。」
又通假作「破」,《郭店竹簡.語叢四》:「皮(破)邦亡將」,表示國家破滅,將領死亡(陳偉)。
漢代竹簡、帛書通假為「彼」,指那個,《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第5行:「故去皮(彼)取此。」《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謀攻》:「故兵知皮(彼)知己」。
又通假為「被」,《馬王堆.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第66行:「皮(被)髮」,表示披頭散髮。「被」也有通假為「皮」,《馬王堆帛書.十問》簡20:「被(皮)革有光」。《馬王堆.合陰陽》簡128:「皮膚氣血」。
另參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