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文言文意思
“屏”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屏(简繁同形)
拼音:píng/bǐng
“屏”字的古汉语解释
píng
1.名词 照壁;对着门的小墙。《荀子·大略》:“天子外屏,诸侯内屏。”
2.名词 屏风;围屏。《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名词 屏障。《宋史·李纲传》:“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
bǐng
1.动词 排除;除去。《礼记·王制》:“屏之远方。”
2.动词 退避;使……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3.动词 退隐。《后汉书·王充传》:“归乡里屏居教授。”
4.动词 抑制;抑止(呼吸)。常“屏息”或“屏气”连用。《大铁椎传》:“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bìng
见“屏营”。
【屏翰】屏障;藩卫。
【屏匽】厕所。
【屏营】⒈彷徨。⒉惶恐。
【屏黜】除去。
“屏”国语辞典解释
píng
名词1.當門的小牆。即照壁。《爾雅.釋宮》:「屏謂之樹。」 晉.郭璞.注:「小牆當門中。」 《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 漢.高誘.注:「屏,樹垣也。」
2.泛指像牆的遮蔽物。《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3.屏風。例: 「素屏一張」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4.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例: 「畫屏」 、「字屏」 。《老殘遊記》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动词
1.保護、做為屏障。《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 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2.隱瞞、蒙蔽。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bǐng
动词1.排除。《論語.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2.斥退。《戰國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3.退避、隱藏。例: 「屏居」 、「屏跡」 。宋.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4.停止、壓制。例: 「屏住呼吸」 、「屏息靜觀」 。《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5.放逐。《禮記.王制》:「屏之四方,唯其所之。」 宋.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bīng
參見「屏營」 條。“屏”康熙字典解释
正字通俗屛字。“屏”形意通解
略說: 從「尸」,「并」聲,本義為照壁,即對著門的小牆。詳解: 從「尸」,「并」聲,本義為照壁,即對著門的小牆。《說文》:「屏蔽也。从尸,并聲。」《荀子‧大略》:「天子外屏,諸侯內屏,禮也。」表示天子與諸侯府第照壁位置有別。
「屏」可引申為牆壁、屏障之物。《詩‧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毛傳:「屏,蔽也。」鄭玄箋:「王者之德,樂賢智在位,則能為天下蔽捍四表患難矣。」
「屏」也可進一步引申為屏風。前蜀韋莊詞〈望遠行〉:「欲別無言倚畫屏,含恨暗傷情。」成語「點屏成蠅」,意謂把屏風上的污點畫成蒼蠅,形容繪畫技術十分高超。其中「屏」即指屏風。
字畫的條幅亦稱為「屏」,如「字屏」、「掛屏」;類似畫屏的物體也稱為「屏」,如現代漢語的「熒光屏」、「屏幕」。
「屏」還有表示隱蔽、除去的義項,這些義項後來多以「摒」表示,參見「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