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文言文意思
“屈”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屈(简繁同形)
拼音:qū
“屈”字的古汉语解释
qū
1.动词 弯曲。《核舟记》:“屈右臂支船。”《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屈伸。”
2.动词 屈服。《阎典史传》:“挺立不屈。”
【又】<动使动>使……屈服。《五人墓道》:“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名词 委屈;冤屈。《海瑞传》:“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动词 受委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动词 亏;短少。《刘东堂言》:“理屈词穷,怒问。”
jué
1.动词 竭尽;用尽。《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屈”国语辞典解释
qū
名词1.委曲的心意。例: 「受屈」 、「叫屈」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代子求官,為夫訴屈。」
2.姓。如戰國時楚國有屈原。
动词
1.彎曲。例: 「屈膝」 、「屈指一算」 。
2.降服、折服。例: 「屈服」 。《孟子.滕文公下》:「威武不能屈。」 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
3.降低身分。例: 「屈意奉承」 、「屈駕光臨」 。《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欲屈己以存道,貶身以救世。」
形容词
1.彎曲不直。《孟子.告子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2.短虧、虧損。例: 「理屈」 、「情屈」 。漢.王充《論衡.自紀》:「然則辯言必有所屈,通文猶有所黜。」
副词
1.勉強、強迫。《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2.冤枉。例: 「屈死」 、「屈打成招」 。
“屈”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𠀤音詘。說文無㞑也。从㞑出聲。
又曲也,請也。
又增韻鬱也,軋也。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孟子威武不能屈。
又作絀。
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
註猶屈伸也。
又通作詘。
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勿切,音掘。竭也,盡也。
前漢·食貨志賈誼曰: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與詘絀𠀤通。
又與倔通。倔彊,梗戾貌。
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
師古曰不柔服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九勿切,音𠜾。地名。晉公子夷吾所居,出良馬。在今河東縣。
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又姓。楚公族屈原,楚大夫屈宜申。
又屈侯,複姓。
又大屈,弓名。
左傳·昭七年楚靈王享公於新臺,好以大屈,旣而悔,公反之。
又廣韻九月切集韻類篇丘月切,𠀤音闕。
歐陽修·程文𥳑墓銘不學而剛,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剛不屈。
又與絀通。
禮·玉藻君命屈狄。
註狄,翟也。后夫人之服,刻雉爲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繒不畫,故曰屈狄。
周禮作闕翟。
又叶居詣切,音計。
曹植·王陵贊從漢有功,少文任氣。高后封呂,直而不屈。
“屈”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尾」,「出」聲,與小篆構形相同。從「尾」為意符,本義是無尾或短尾(許慎、段玉裁)。詳解: 金文、小篆從「尾」,「出」聲,「屈」的本義是無尾或短尾,音「掘」,這一古義,在以北京話為主的官話(普通話)中已難求得,但在粵語中仍鮮活地保留下來。查鉛筆寫鈍了,粵人稱之為「屈」。《南齊書.王僧虔傳》:「大明世,常用掘筆書」。《太平御覽》卷五二引《幽明錄》:「乘掘頭舟過水。」「掘頭舟」指短頭船(裘錫圭)。而「屈擂槌」指不鋒利的研物的槌子,比喻言語粗魯莽撞,使人聽了心裡不舒服,猶如使勁地把鈍的木杵搗在米上。又粵語「屈尾貓」或「屈尾狗」即指沒有尾巴或尾巴斷掉一截的貓和狗,而廣東順德地方更有「屈尾龍拜山」的傳說。《抱朴子.仙藥》:「又千歲燕,其窠戶北向,其色多白而尾掘。」
引而申之,首尾不全亦稱「屈」,粵語「屈頭巷」,即指不能通往另一邊的路;「窟」字從穴從屈,表示屈頭的洞穴,不能通往對面,其中「屈」既標音又表義。「屈頭掃把」,「屈頭」表示掃把的散穗(即掃帚頭)因長久使用而脫落,好像沒有帚頭似的,一說「屈」通作「𩑡」,表示秃而無髮,即是秃頭掃把之意。
《說文》:「屈,無尾也。从尾出聲。」段玉裁注:「高注《淮南》云:『屈讀如秋雞無尾屈之屈』。郭注《方言》『隆屈』云:屈尾。《淮南》『屈奇之服』,許注云:屈,短也。奇,長也。凡短尾曰屈。」
「屈」又有曲義,《玉篇.出部》:「屈,曲也。」扭曲事實即有冤屈,故引申有委屈之意。粵語「屈尾十」,表示轉瞬間便有所改變,「屈」也是取屈曲之意,因為動物轉身,尾巴便會屈曲,表示一轉身即改變主意,強調時間之短暫。
秦簡文字所從之「尾」或省為「尸」,為小篆所本。金文用作姓,楚屈子赤角簠蓋:「楚屈子赤角朕(媵)仲嬭璜飤𠤳(簠)。」《廣韻.物韻》:「屈,姓,楚有屈平。」《通志.氏族略三》:「屈氏,羋姓,楚之公族也。莫敖屈瑕食邑於屈,因以為氏。三閭大夫屈平,字原,其後也。」又用作楚國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