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文言文意思
“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请”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qǐng

“请”字的古汉语解释

qǐng

1.动词 求;请求。《曹刿论战》:“公将战,曹刿见。”

2.副词 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即“我”)做某事。《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以战喻。”

3.动词 召;邀请。《信陵君窃符救赵》:“乃宾客,……欲以客往赴秦军。”

4.动词 谒见;拜访。《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往,数之,朱亥故不复谢。”

5.动词 请示;请问。《五人墓碑记》:“郡之大夫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6.动词 恭敬地取。《伶官传序》:“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其矢。”

“请”国语辞典解释

qǐng

动词
1.懇求、乞求。例: 「請人幫忙。」「請求」「請假」《隋書.卷七〇.李密傳》「密初辭不受,諸將等固請,乃從之。」

2.延聘。例: 「請大夫」「請家教」「聘請」

3.邀約。例: 「請客」「邀請」「宴請」

4.祈求批示。例: 「呈請」「報請」

5.詢問。《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請直,答以千金。」

6.問候。例: 「請安」《史記.卷九七.陸賈傳》「陸生往請,直入坐。」

7.迎置神明。例: 「請神」「請了一尊佛像回家去供著。」

副词
對人有所要求的敬詞。例: 「請問」「請教」「請讓一讓路。」 《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戰,請以戰喻。」

qīng

參見「請室」 條。

qíng

名词
實際的狀況、內容。通「情」《荀子.成相》「聽之經,明其請。」


动词
承受、取得。通「擎」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俺躲人間是非,您請皇家富貴。」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怎肯教驪姬賊子請了天下。」

“请”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七井切集韻韻會此靜切正韻七靜切,𠀤淸上聲。
說文謁也。
廣雅求也。
玉篇乞也,問也。
增韻祈也,扣也。
書·湯誥以與爾有衆請命。
左傳·僖十年余得請於帝矣。
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又王制墓地不請。
儀禮·士昏禮𢷤者出,請事入告。
前漢·張湯傳造請諸公,不避寒暑。
師古註請,謁問也。
 又爾雅·釋詁告也。
禮·昏義納徵請期。
請昏姻之期日也。
 又韻會漢請室,請罪之室也。
前漢·賈誼傳造請室而請罪耳。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𠀤音淸。亦謁也,祈也。
 又受也。
 又類篇前漢·賈誼傳請室,亦讀平聲。
 又廣韻疾政切集韻韻會正韻疾正切,𠀤情去聲。
說文義同。
 又廣韻延請。
 又正韻漢制,春曰朝,秋曰請,如古諸侯聘禮也。
史記·吳王濞傳使人爲秋請。
前漢·宣帝紀時會朝請。
 又韻會朝請,漢官名。張禹首爲之。
唐書·百官志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正七品上曰朝請郞。
 又廣韻疾盈切集韻慈盈切,𠀤音情。
類篇受言也。
 又韻會禮昏義請期,徐音情。
周禮·秋官·條狼氏註大夫受命以出,餘事莫不復請。劉音情。
 又轉注古音史記禮書請文俱盡。
徐廣云:古情字多假借作請,諸子中多有之。
荀子·成相篇聽之經,明其請。
請當爲情。聽獄之經,在明其情。

“请”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從「」,「」是聲符,「」旁當為飾筆。本義是朝見。

詳解: 金文從「」從「」從「」,「」是聲符,「」旁當為飾筆。本義是朝見、朝請,《說文》:「請,謁也。从言,青聲。」段玉裁注:「周禮:春朝秋覲。漢改爲春朝秋請。《周禮•春官》諸侯見王六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金文音近通讀為「」,表示鎮撫、安定,中山王方壺:「以請(靖)郾疆,氏(是)以身蒙㚔(皋)冑,以㦵(誅)不順」。

  漢帛書音近通讀為「」、「」。《馬王堆漢帛書.老子乙本》:「其請甚真,其中有信。」今本《老子》作「其精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