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文言文意思
“洒”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灑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sǎ/xǐ
“洒”字的古汉语解释
sǎ
1.动词 撒水于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夜洒扫,早帐具至旦。”
2.动词 散落;抛落。郭璞《江赋》:“骇浪暴洒,惊波飞薄。”
3.动词 挥写。《文心雕龙·养气》:“洒翰以伐性。”
4.代词 表示自称。咱,我。《水浒传》:“洒家是经略府提辖。”
xǐ
1.动词 通“洗”,洗涤。《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
2.动词 分流。《史记·河渠》:“九川既疏,九泽既洒。”
“洒”国语辞典解释
sǎ
动词1.撒、潑。例: 「灑水掃地」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埽施設,在聽事坐相待。」
2.東西散落或傾倒。例: 「湯灑了。」 「花生灑了一地。」 《鏡花緣》第三五回:「宮娥拾過,又斟一杯,林之洋接著,心中更覺發慌,登時又把酒灑了。」
3.拋、投。晉.潘岳〈西征賦〉:「灑釣投網,垂餌出入,挺叉來往。」
4.揮寫。例: 「揮灑」 。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 「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
形容词
自然不受拘束。例: 「灑脫」 、「瀟灑」 。
cuǐ
形容词高峻。《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洒,河水浼浼。」 漢.毛亨.傳:「洒,高峻也。」
xǐ
动词洗滌。同「洗」 。《說文解字.水部》:「洒,滌也。」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洒之。」
xiǎn
形容词1.深峻。《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
2.肅敬。《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sǎ
參見「洒家」 條。“洒”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正韻所買切集韻韻會所蟹切,𠀤音曬。說文滌也。
詩·唐風弗洒弗掃。
又正韻沙下切,沙上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典切,音銑。肅恭貌。
禮·玉藻君子之飮酒,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又水深曰洒。
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
又集韻先見切,音霰。
禮·內則屑桂與薑,以洒諸上而鹽之。
又蘇很切。驚貌。
莊子·庚桑楚洒然異之。亦作悉禮反。
又洒洒,寒慄貌。
素問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時寒。
又唐韻集韻先禮切正韻想禮切。𠀤與洗同。
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壹以待人。
又雪也。
孟子願比死者一洒之。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取猥切。與漼同。鮮貌。一曰高峻貌。
詩·邶風新臺有洒。
又集韻思晉切,音信。與汛同。詳汛字註。考證:〔禮·內則屑桂爲薑,以洒諸上而鹽之。〕 謹照原文爲薑改與薑。
“洒”形意通解
略說: 從「水」,「麗」聲。本義是散水於地,避免灰塵飛揚。詳解: 從「水」,「麗」聲。本義是散水於地,避免灰塵飛揚。《說文》:「灑,汛也。从水,麗聲。」段玉裁注:「凡埽者先灑。」如《楚辭.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淮南子.原道》:「令雨師灑道,使風伯掃塵。」
「灑」表示散落、散播。如《文選.宋玉〈高唐賦〉》:「何節奄忽,蹄足灑血?」《漢書.王莽傳上》:「宇即使寬夜持血灑莽第,門吏發覺之,莽執宇送獄,飲藥死。」
「灑」表示投、拋。如《文選.潘安仁〈西征賦〉》:「徒觀其鼓枻回輪,灑釣投網,垂鉺出入,挺叉來往。」李善注:「灑,亦投也。」
「灑」表示揮筆書寫。如《文心雕龍.時序》:「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談笑,觀其時文,雅好慷慨。」唐代李頎〈贈張旭〉:「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
「灑」表示灑脫、不受拘束。如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宗之蕭灑美少年,舉𨢩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清代洪昇《長生殿.罵賊》:「今日聚集百官,圶凝碧池上做個大平筵宴,灑樂一回。」
「灑」通「洗」,表示洗滌。如《三國志.魏書.王烈傳》:「又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詣水中澡灑手足,闚於園圃。」又通「蓰」,表示五倍。如《史記.周本紀》:「劓辟疑赦,其罰倍灑,閱實其罪。」亦通「釃」,表示分。如《文選.張平子〈南都賦〉》:「其水則開竇灑流,浸彼稻田。」李善注引《漢書音義》:「灑,分也。」
「灑」也是樂器名,即大瑟。《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郭璞注:「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七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