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文言文意思
“涉”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涉”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shè

“涉”字的古汉语解释

shè

1.动词 徒步渡水。《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

【又】泛指各种方式的渡水。《<指南录>后序》:“以小舟鲸波,出无可奈何。”

2.动词 进入;到。《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江湖之间。”

3.动词 经历;经过。《教战守策》:“险而不伤。”

4.动词 牵涉;关连。刘知几《史通·叙事》:“而言有关,事便显露。”

5.动词 阅览。《后汉书·仲长统传》:“少好学,博书记。”

dié

动词 通“喋”,流淌。《与陈伯之书》:“朱鲔血于友于。”

“涉”国语辞典解释

shè

动词
1.徒步渡水。例: 「跋山涉水」 。宋.陸游〈秋郊有懷〉詩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淺可涉。」

2.乘船渡水。《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唐.韓愈〈閔已賦〉:「行舟楫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3.經歷。例: 「涉險」「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4.牽連、相關。例: 「牽涉」「涉嫌」《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目覽詞訟,手答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5.進入、陷入。例: 「涉足」《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6.泛讀、博覽。例: 「涉獵群書」 。宋.王安石〈祭韓欽聖學士文〉:「紛百家兮並涉,超獨懷兮道德。」

名词
姓。如宋代有涉緯。

“涉”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時攝切集韻韻會實攝切,𠀤音𦁗。
說文徒行厲水也。
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
 又經也。
枚乗·七發於是背秋冬。
 又前漢·賈山傳獵書記,不能爲醇儒。
言若水獵獸,不專精也。
 又大,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水。
 又縣名。
廣輿記屬彰德府,古侯國地,漢縣。
 又姓。
左傳佗。
 又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𠀤音跕。與喋同。血流貌。

“涉”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從二「」,象兩腳分別在水的兩側之形,表示人步行過河,本義是涉水。

詳解: 甲金文從「」從二「」,象兩腳分別在水的兩側之形,表示人步行過河,本義是涉水。《說文》:「涉,徒行厲水也。从沝从步。涉,篆文从水。

  早期金文中,效尊字形從「」,二「」同在水的一邊,與其他字形有異,故有學者疑此字非「」字(參張世超等)。

  甲骨文表示渡河,《廣雅.釋詁》:「涉,渡也。《詩.載馳》:「大夫跋涉」,毛亨傳:「水行曰涉」。金文也表示過河,散氏盤:「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封。」意思是說自瀗河過渡,往南,到達大沽,在此樹立封土以為界(參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又表示進入,格伯簋:「涉東門」,即入東門之意(參楊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