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言文意思
“申”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申”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shēn

“申”字的古汉语解释

shēn

1.动词 通“伸”。伸展;伸直。《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恩,吞舟是漏。”

2.动词 申述;说明。《汉书·陈重传》:“主疑重所取,重不自说。”

3.动词 重申;重复。《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之以孝悌之义。”

4.名词 地支的第九位。特指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

“申”国语辞典解释

shēn

动词
1.陳述、說明。例: 「申訴」《楚辭.屈原.九章.抽思》「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

2.舒展。通「伸」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乃安得鼓口舌,申顏眉,預前論議是非國家之事也。」 《文選.曹植.洛神賦》「申禮防以自持。」

名词
1.地支的第九位。

2.時辰名。約當下午三時至五時。

3.國名。故址約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南陽縣北方。

4.姓。如戰國時韓有申不害。

副词
再、重複。《文選.陸機.辯亡論》「而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 《資治通鑑.卷一一五.晉紀三十七.安帝義熙六年》「卿且申一戰,死復何晚!」

“申”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失人切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身。十二支之一。
爾雅·釋天太歲在,曰涒灘。
釋名,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束之,使備成也。
史記·律書七月也。律中夷則,其於十二子爲者,言隂用事,賊萬物。
 又重也。
易·𢁉卦重𢁉以命。
書·堯典命義叔。
,重也。
後漢·朱暉傳願將軍少察愚言,納諸儒。
 又致也。
禮·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信也。
 又舒也。
武王弓銘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
班彪·北征賦行止屈,與時息兮。
 又欠伸也。
莊子·刻意篇熊經鳥
 又博雅,容也。
論語子之燕居,如也。
朱註,其容舒也。
 又姓。
史記·三皇本紀神農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其後有州甫呂,皆姜姓之後,𠀤爲諸侯。
 又屠,複姓。
 又國名。
詩·王風彼其之子,不與我戍
,姜姓之國。
左傳·隱元年鄭武公娶於
國,今南陽宛縣。
 又州名。
韻會春秋時屬楚,秦南陽郡,後魏爲郢州,周爲州。
 又山名。
山海經山,其上多穀柞,其下多杻橿。
 又北二十里曰上之山。
 又池名。
左傳·文十八年夏五月公遊于池。
齊南城西門名門,左右有池。
 又矢名。
晉語乾時之役,孫之矢集於桓鉤。
孫,矢名。
 又草名。
淮南子·人閒訓𦯝,杜茞,美人之所懷服也。
𦯝,杜茞,皆香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晉切,音信,伸也。
 又集韻試刃切,音眒。引也。

“申”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閃電的電光閃爍屈折之形,是「」的初文。由於閃電多伴隨雷雨,故加「」為意符造「」字。假借為地支第八位。

詳解: 甲金文象閃電的電光閃爍屈折之形,是「」的初文。由於閃電多伴隨雷雨,故加「」為意符造「」字。假借為地支第八位。

  戰國文字兩旁電光的分枝或訛為兩「」(與田疇的「」字初文「𠃬」相混),多見於楚系文字;或訛為「𦥑」,多見於秦系文字。由於閃電放射延伸,故「」有了延伸、伸展之義,後加「」分化出「」表示人體的伸展、屈伸;古人認為閃電是由神所主宰的,故後來加「」以表示神靈的「」(白川靜)。

  甲金文用作地支名。《合集》7283:「甲申卜」,表示在甲申這一天占卜。多友鼎:「甲申之晨」,表示在甲申這一天的早晨。金文又讀為「」,作冊益卣:「用作大禦于厥且(祖)厥父母多申(神)」,表示用來舉行禦祭,祭祀祖先、父母、多神。又表示祖先,古書「」可表示已去世的人的靈魂,此鼎:「文申(神)」,即有文德的先人之靈。參見「」。

  《說文》:「𦥔(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從𦥑,自持也。吏臣餔時聽事,申旦政也。凡申之屬皆从申。𠵓,古文申。𢑚,籒文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