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文言文意思
“围”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圍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wéi
“围”字的古汉语解释
wéi
1.动词 环绕。《庄子·则阳》:“大至于不可围。”
2.动词 包围。《孙子兵法·谋攻》:“十则围之。”
【又】守城。《公羊传·庄公十年》:“围不言战。”
3.名词 包围圈;围子。《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4.名词 特指打猎的围场。《隋书·礼仪志》:“监猎布围。”
5.名词 周围。《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四围垂幔。”
6.量词 两臂合抱的圆周长,或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柳宗元《行路难》:“万围千寻妨道路。”
“围”国语辞典解释
wéi
动词1.從四周攔擋、包攏。例: 「團團圍住」 。《左傳.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
2.環繞。例: 「圍繞」 。《莊子.則陽》:「精至於无倫,大至於不可圍。」 《紅樓夢》第五九回:「賈珍騎馬,率領眾家丁圍護。」
3.防守。《公羊傳.莊公十年》:「戰不言伐,圍不言戰。」 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名词
1.四周、周邊的大小長度。例: 「周圍」 、「外圍」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以其甬長為之圍,參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道旁有空樹一圓,出地尺五,圍大五尺,中貯水一泓。」
2.遮蔽用的布類。例: 「床圍」 、「轎圍」 。
3.量詞: (1)計算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圍的圓周長度的單位。例: 「這個茶壺約有二圍大小。」 (2)計算兩隻胳膊合抱長度的單位。例: 「十圍粗的大樹。」 《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 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4.戰事的包擋陣勢。例: 「突圍」 。《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高帝用陳平奇計,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
“围”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𠀤音韋。說文守也。
又繞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而不過。
註周備也。範,如金之有模範。圍,匡郭也。
又詩·商頌帝命式于九圍。
註分天下爲九處,若規圍然。
又環也。
周禮·夏官·環人註環猶圍也,主圍賔客,任器爲之守衞。
又遮取禽獸。
禮·曲禮國君春田不圍澤。
註春育之時,不合圍盡收之也。
又王制天子不合圍。
註言不四面圍之也。
又環繞攻城。
春秋·提要註環其城邑曰圍。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
註謂其國見圍入,而國被禍敗也,喪失財物,則同盟之國會合財貨歸之,以更其所喪也。
又韻會五寸曰圍,一抱曰圍。
莊子·人閒世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散木也無所用,故壽。
又縣名。
後漢·郡國志圍縣,屬涼州武威郡。
又與韋通。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木,十韋以上。
又與衞通。
管子·地員篇山藜葦芒,羣藥安聚,以圍羣殃。
註圍同衞。
又唐韻集韻𠀤于貴切,音謂。繞也。
“围”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囗」,「韋」聲,本義為包圍。詳解: 金文從「囗」,「韋」聲,本義為包圍。庚壺:「齊三軍圍釐(萊)」。「圍」是「韋」的後起字,「韋」象眾人包圍城邑之形,本義是包圍。後「韋」用作人名、地名,或表示皮韋、皮革,故增「囗」造「圍」字。參見「韋」。《說文》:「圍,守也。从囗韋聲。」《左傳‧隱公五年》:「宋人伐鄭,圍長葛。」
「圍」也表示防守。《公羊傳‧莊公十年》:「戰不言伐,圍不言戰。」何休注:「以兵守城曰圍。」
「圍」可表示包裹或環繞。《易‧繫辭上》:「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宋王安石〈陰漫漫行〉:「少留燈火就空床,更聽波濤圍野屋。」
「圍」還表示周圍。元王實甫《西廂記》第4本第3摺:「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裏。」
打獵的圍場也稱作「圍」。晉張協〈七命〉:「於是撤圍頓罔,卷旆收鳶。」
「圍」也表示用土石或樹木等構成的防禦設施。《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敕軍營更築嚴圍。」
「圍」還是指圍田。《續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十年》:「廬州管下亦有三千六百圍,皆瀕江臨湖,號稱沃壤。」
「圍」亦表示計量周長的單位,《墨子‧備城門》:「木大二圍。」後用作量詞,《紅樓夢》第5回:「木上懸着一圍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