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文言文意思
“夕”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夕(简繁同形)
拼音:xī
“夕”字的古汉语解释
xī
1.名词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名词 夜晚。《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夕”国语辞典解释
xì
名词1.傍晚、日落時分。例: 「朝不保夕」 。《周禮.天官.宮正》:「為之版以待,夕擊柝而比之。」
2.泛指夜晚。例: 「終夕不寐」 、「一夕長談」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此夕歡娛,風清月朗,笑他夢雨暗高唐。」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夕”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祥易切,音席。晨之對,暮也。尚書·大傳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謂臘爲歲夕,晦爲月夕,日入爲日夕也。
詩·小雅以永今夕。
又朝見曰朝,夕見曰夕。
晉語平公射鷃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將殺之,叔向聞之夕。
註夕見于朝以諫也。
又七夕。
齊諧記桂陽武丁有仙道,謂弟曰:七月七夕,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
荆楚歲時記七夕,婦女結綵樓,𨻰瓜果庭中,穿七孔針以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官名。夕郞,漢制,給事黃門之職。
又地名。
左傳·莊十九年楚子卒,鬻拳葬諸夕室。
又山名。
山海經渾夕之山。
又曹夕之山。
又姓。望出巴郡。見統譜。
又斜也。
呂覽正坐于夕室,謂室斜而正其坐也。
又與昔通。
莊子·天運篇通昔不寐。
又叶在爵切,音皭。猶宿也。
詩·齊風齊子發夕。
陸德明疏發朝也。叶上鞹薄。
說文从月半見。
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
“夕”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以月形表示月出之時。本義是傍晚日落月出之時。詳解: 甲金文以月形表示月出之時。「月」和「夕」本來都以月形表示,中間有沒有一點沒有分別。後因異體分工,便以月形中有一點表示「月」,月形中沒有一點表示「夕」,分化成兩個不同形的字。(裘錫圭)
「夕」的本義是傍晚日落月出之時,有別於天黑至破曉之間的「夜」,但有時「夕」的用法可兼指黑夜。《說文》:「夕,莫也。从月半見。凡夕之屬皆从夕。」「莫」即「暮」,指傍晚。
甲骨文用本義,如《合補》3555:「鼎(貞):今夕雨。」《合集》6647正:「鼎(貞):王夕出。」金文表示晚上,與「朝」、「夙」相對,如秦公鐘:「余夙夕虔敬朕祀。」「夙夕」表示從早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