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文言文意思
“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洋(简繁同形)
拼音:yáng
“洋”字的古汉语解释
yáng
1.形容词 多。《汉书·司马相如传》:“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
2.名词 海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四:“黑水洋,即北海洋也。”
【洋洋】⒈水大的样子。⒉盛大众多的样子。⒊美好。⒋无家可归的样子。⒌高兴得意的样子。
【洋溢】⒈广大。⒉充满。
“洋”国语辞典解释
yáng
名词1.廣大的海域。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
2.舊指比較現代的事物。例: 「土洋並用」 。
3.俗稱銀元為「洋」 。例: 「龍洋」 、「五百塊現大洋」 。
形容词
1.廣大的。例: 「汪洋大海」 。
2.外國的。例: 「洋人」 、「洋貨」 、「洋酒」 。
“洋”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似羊切集韻徐羊切,𠀤音詳。水名。說文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
又玉篇水出昆侖山北。
山海經昆侖之丘,洋水出焉。
又藉水,卽洋水也。出上邽縣西北。
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
又蜀水名。
水經漢水東會洋水。
又州名。
廣韻本漢成固縣,秦爲漢中郡,魏置洋州。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
爾雅·釋詁洋,多也。
詩·魯頌萬舞洋洋。
又廣也。
詩·大雅牧野洋洋。
中庸洋溢乎中國。
又瀾也。
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歎。
又海名。
徐兢使高麗錄洋中有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黃水洋卽沙尾也,其水渾濁且淺。
又洋洋,水盛貌。
詩·衞風河水洋洋。
又與徉同。
史記·吳王濞傳方徉天下。
註方徉猶翺翔也。
又與養同。
爾雅·釋訓洋洋,思也。
疏詩邶風中心養養。洋養音義同。考證:〔山海經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 謹照原文蒙改濛。洋下增水字。
“洋”形意通解
略說: 從「水」,「羊」聲,表示眾多。詳解: 從「水」,「羊」聲,表示眾多。《爾雅‧釋詁下》:「洋……多也。」唐顏師古《匡謬正俗‧洋》:「今山東俗謂眾為洋。」
「洋」可表示廣大、盛大。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檄〉:「蓋聞中國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
「洋」也指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三:「今謂海之中心為洋,亦水之眾多處。」
「洋」在近現代漢語中還表示外國的、來自外國的。《紅樓夢》第3回:「臨窗大炕上鋪着猩紅洋罽。」
「洋」也是古代河流之名。《說文》:「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从水,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