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言文意思
“因”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因(简繁同形)
拼音:yīn
“因”字的古汉语解释
yīn
1.动词 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2.动词 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动词 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4.动词 顺应。《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
5.名词 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
6.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7.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9.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10.副词 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1.连词 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因革】沿袭旧习惯和创造新方法。
【因袭】继承。
“因”国语辞典解释
yīn
动词1.憑藉、依據、利用。例: 「因地制宜」 、「因陋就簡」 。《金史.卷七七.宗弼傳》:「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
2.承襲、沿襲。例: 「因襲」 。《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3.增添、積累。《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史記.卷三〇.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名词
原由、緣故。例: 「起因」 、「誘因」 、「原因」 、「成因」 、「事出有因」 、「前因後果」 。
介词
1.經由、透過。《史記.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韓安國因長公主謝罪太后,然后得釋。」 《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
2.由於。例: 「因公出差」 、「因事請假」 。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詩: 「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
3.乘、趁。《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连词
於是、從而。《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鏡花緣》第四八回:「惜湮沒無聞,而哀群芳之不傳,因筆志之。」
副词
就、乃。《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因”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𠀤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
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又仍也,襲也。
論語殷因於夏禮。
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
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
註析而又析也。
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又依也。
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又托也。
孟子時子因𨻰子而以告孟子。
又由也。
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
又緣也。
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又姓。
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
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又叶烏前切,音烟。
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絕我懽條,統我思因。
集韻或作㧢。考證:〔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盼者,無因至前也。〕 謹照史記漢書本傳盼𠀤作眄,改眄。
“因”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大」從◎,象人被衣服包裏着,本義是人在衣中(裘錫圭),是「裀」的初文。後假借為「因為」、「原因」。詳解: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大」從◎,象人被衣服包裏着,本義是人在衣中(裘錫圭),是「裀」的初文。「因」後來表示憑借、沿襲、順隨、原因,皆為假借義。
甲骨文用作南方名,《合集》14294:「南方曰因」。
金文用作連詞,表示因而,承接上文,中山王方壺:「因載所美」。蟎鼎:「妊氏令(命)蟎事,保厥家,因付厥且(祖)僕二家」,「蟎」是人名,意謂妊氏任命蟎職事,保衛他的家,因而給予蟎兩家來自他的祖上的僕人。金文「因」字又用作人名,陳侯因[次月]敦:「因[次月]」,即齊威王因齊。
戰國竹簡表示因此,《郭店簡.六德》簡14:「大材埶(設)者(諸)大官,少(小)材埶(設)者(諸)少(小)官,因而它(施)錄(祿)安(焉)。」意謂有大才能者立為大官,有小才能者立為小官,因此布施爵祿。又表示順應、因應,《郭店簡.語叢一》簡31、97:「豊(禮)因人之情而為之即(節)文者也」,意謂禮是順應着人的常情而節制文飾。《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19:「因民之欲,會天地之利」,意謂因應人民的需求,會聚天地之利。又表示原因,《上博竹書三.彭祖》簡1:「乃將多昏(問)因由」。又表示依靠、憑借,《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19:「乃因迡以智(知)遠」,意謂透過近事而知道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