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言文意思
“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原(简繁同形)
拼音:yuán
“原”字的古汉语解释
yuán
1.名词 水源。
【引】根源;本源。《货殖列传序》:“此四者,民所认食之原也。”后来写作“源”。
2.动词 推究;推求原因;探究。《伶官传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以知之矣。”
3.名词 平原;原野,指战场。《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
4.副词 再。《灌园叟晚逢仙女》:“你可要这花原上枝头么?”
5.动词 赦免。《三国志·张鲁传》:“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
【原本】书的初刻本。事物之所由起。追溯事物之由来。
【原人】谨慎老实的人。
“原”国语辞典解释
yuán
动词1.本於、發生於。《莊子.天下》:「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 《禮記.王制》:「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
2.推究根源。《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誌一》:「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3.寬恕、諒解。例: 「原諒」 、「情有可原」 。《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冉首自劾退,詔書特原不理罪。」
名词
1.根本。《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萬物不同,而用之於人異也,此治亂存亡死生之原。」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游業末事以收民利,此貧邦之原也。」
2.廣大而平坦的地方。例: 「平原」 、「高原」 。《書經.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3.姓。如春秋時魯國有原壤。
形容词
1.最初的、本來的。例: 「原文」 、「原著」 、「原油」 、「物歸原主」 。
2.再。《淮南子.泰族》:「原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為其殘桑也。」 《資治通鑑.卷二七一.後梁紀六.均王貞明六年》:「閏月、庚申朔,蜀主作高祖原廟于萬里橋。」
副词
本來。唐.薛能〈贈隱者〉詩: 「甘貧原是道,苦學不為名。」 《紅樓夢》第四二回:「賈母原沒有大病,不過是勞乏了,兼著了些涼。」
yuàn
形容词忠厚、拘謹。通「愿」 。《論語.陽貨》:「鄉原,德之賊也。」
“原”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
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
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
又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
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
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
註孟康曰:原,本也。
又爾雅·釋言原,再也。
疏重再也。
易·比卦原筮元永貞。
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
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
前漢·禮樂志以沛宮爲原廟。
註師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廟,更重立也。
又韻會推原也。
易·繫辭原始要終。
前漢·薛宣傳原心定罪。
註師古曰:原,謂尋其本也。
管子·戒篇春出,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
註原,察也。
又宥罪曰原。
晉書·潘岳傳會詔原之。
又通作源。
前漢·食貨志猶塞川原爲潢洿也。
註師古曰:原,謂水泉之本也。
又姓。
廣韻孔子弟子有原憲。
前漢·趙廣漢傳潁川大姓原褚。
註原褚,二姓也。
又州名。
韻會漢高平縣,魏爲鎮州,又攺原州。
又韻補叶虞雲切。
史記·敘傳懷王客死,蘭咎屈原。好諛信讒,楚幷于秦。
“原”形意通解
略說: 「原」會泉水由岩穴中流出之意,本義為水源,是「源」的初文。引申為起源、本源。詳解: 金文從「厂」從「泉」,「厂」象岩崖,會泉水由岩穴、山石中流出之意,本義為水源,是「源」的初文。引申為起源、本源。由於崖石間流出的水為河川之始,故「原」的本義是水源、源頭,後引申為一切事物的起源、本源。《說文》:「𠫐,水泉(夲)[本]也。从灥,出厂下。原(厡),篆文从泉。」段玉裁改為「水本也」,注云:「各本作『水泉本也』,今刪正。〈月令〉「百源」注曰:『衆水始所出爲百源』。單𧦝曰原。絫𧦝曰原泉。《孟子》:『原泉混混』是也。」
後來「原」用來表示原來、原本等引申義,故加「水」造「源」來表示水源的本義。原本、原由的「原」,古代本用「元」字表示,是「元」的引申義;明初因嫌與元朝之「元」相混,才改用「原」字表示(顧炎武、郝懿行、裘錫圭)。注意「原」與「元」的異同,「原」本義為源泉,「元」本義為人頭,故二字都有「本原」、「根本」之義(谷衍奎)。
此外,「原」是水源的本字,而草原的「原」本來用「邍」來表示,表示野獸出沒的原野。後來「原」吞併了「邍」字的功能。參見「邍」。
金文用作地名,散盤:「封于原道,封于周道。」「原道」、「周道」都是地名。又用作人名,雍伯原鼎:「雍白(伯)原乍(作)寶鼎」。
戰國竹簡表示水源、源頭,《上博竹書六.用曰》簡6:「繼(絕)原(源)流淲(澌),丌(其)古(胡)能不沽(涸)?」意謂斷絕源頭,支流止盡,怎能不乾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