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文言文意思
“摺”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拼音:zhé
“摺”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é
1.动词 折叠。庾信《镜赋》:“始摺屏风,新开户扇。”
2.动词 折断。《淮南子·修务》:“摺胁伤干。”
“摺”国语辞典解释
zhé
动词1.折疊。例: 「摺衣服」 、「摺紙」 。北周.庾信〈鏡賦〉:「始摺屏風,新開戶扇。」
2.曲折。宋.米芾〈海岳名言〉:「石曼卿作佛號,都無回互轉摺之勢。」
3.毀損、折斷。《史記.卷七九.范雎傳》:「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
名词
小冊、小本子。例: 「手摺」 、「奏摺」 、「存摺」 。
形容词
折疊的、疊起的。例: 「摺尺」 、「摺扇」 。
zhě
參見「摺子」 條。“摺”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𠀤音讋。說文敗也。从手習聲。
又廣韻摺疊也。
又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𠀤與拉同。
史記·范睢傳魏齊使舍人笞擊睢,折脇摺齒。
註摺,力荅反。謂打折其脇,而又拉折其齒也。
又春申君傳折頸摺頤。
又字彙補悉協切,音燮。
前漢·古今人表夷王摺懿王子。
註師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