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文言文意思
“播”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播(简繁同形)
拼音:bō
“播”字的古汉语解释
bō
1.动词 播种,下种。《汉书·艺文志》:“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2.动词 分布。《尚书·禹贡》:“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
3.动词 传播,传扬。《后汉书·承宫传》:“朝臣惮其节,名播匈奴。”
4.动词 表现。《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
5.动词 迁徙;流亡。《宦者传》:“一身既毙,而妻子远播。”
6.动词 背弃;舍弃。《楚辞·九叹·思古》:“播规榘以背度兮。”
7.动词 放纵;放。《国语·周语下》:“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
bǒ
通“簸”,摇;扬。《庄子·人间世》:“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
【播荡】流亡,流离失所。
【播骨】骨骼散置。
【播越】流亡。《后汉书·袁绍传》:“今朝廷播,宗庙残毁。”
“播”国语辞典解释
bò
动词1.下種,將種子撒在土裡。《詩經.周頌.載芟》:「播厥百穀,實函斯活。」 漢.鄭玄.箋:「播,猶種也。」
2.宣揚、傳布。《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 唐.魏徵〈論時政疏〉:「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3.放送。例: 「轉播」 、「衛星直播」 、「三臺聯播」 、「歌曲點播」 。
4.分開、分散。《書經.禹貢》:「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 唐.孔穎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於春夏秋冬之時也。」
5.遷移、逃亡。例: 「播遷」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 唐.章懷太子.注:「播,遷也。」 《金史.卷二八.禮志一》:「宣宗南播,疆宇日蹙。」
6.搖動。《莊子.人間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唐.成玄英.疏:「筴,小箕也。精,米也。言其掃市場,鼓其筴,播揚土,簡精麤也。」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勞航芥在房裡被風浪顛播的十分難過。」
“播”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過切,波去聲。說文種也。一曰布也。
廣韻揚也。
詩·豳風其始播百穀。
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又放也,棄也。
書·泰誓播棄犂老。
又多方屑播天命。
又散也。
書·禹貢又北播爲九河。
禮·禮運播五行于四時。
疏播散五行之氣於四時也。
釋文舒也。
又增韻逋也,遷也。
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又州名。西南徼外夜郞且蘭地,唐置播州。
韓愈·柳子厚墓誌劉禹錫當詣播州,子厚願以柳易播。
又明萬歷中,平播置遵義平越二府。
又姓。播武,殷賢人。或云播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火切,音跛。義同。
書舜典,播時百穀。釋文播,波左反。
又搖也。與簸通。
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註𥳑米曰精。播,搖動也。
又集韻逋禾切。音波。澤名。在豫州。
史記·禹本紀滎播旣都。
註古文尚書作滎波。
又郭璞·木禾贊爰有嘉穀,號曰木禾。匪植匪蓺,自然靈播。
又說文通作譒。引書,王譒告之。今書作播。考證:〔書·泰誓播棄黎老。〕 謹照原文黎老改爲犂老。〔說文書舜典,播時百穀。註:播,音波左切。〕 謹按說文播字註無引播時百穀之文,波左切亦非註文。謹據釋文改爲書舜典播時百穀。釋文播,波左反。
“播”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釆」從「攴」,構形不明,一說「釆」是播種的「播」的表意初文,從「力」從◎,象翻地播種之意(金文形義通解)。詳解: 金文從「釆」從「攴」,與《說文》古文形近。構形初義不明,一說「釆」是播種的「播」的表意初文,從「力」從◎,象翻地播種之意(金文形義通解)。
金文表示播遷流放,師旂鼎:「義(宜)播﹗𠭯﹗厥不從厥右征,今母(毋)播,其又(有)內(納)于師旂。」表示宜處以流放之罰,他們不從其尊長出征(處以流放的原因)。今對眾僕免於流放,因其又重歸於師旂的督率之下(馬承源)。又用作地名。
《說文》:「播,穜也。一曰布也。从手番聲。𢿥,古文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