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文言文意思
“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躊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chóu
“踌”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óu
见“踌躇”。
【踌躇】1.徘徊,犹豫。又写作“踌蹰”。向秀《思旧赋》:“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2.从容自得的样子。《疱丁解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满志。”
“踌”国语辞典解释
chóu
參見「躊佇」 、「躊躇」 等條。“踌”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直由切集韻𨻰留切,𠀤音儔。玉篇躊躇也。詳躇字註。
類篇或从𠷎作𨅡。
“踌”形意通解
略說: 從「足」,「壽」聲,一般與「躇」連用,表示猶豫不決。詳解: 從「足」,「壽」聲,一般與「躇」連用,表示猶豫不決。《玉篇‧足部》:「躊,躊躇,猶豫也。」《楚辭‧九辯》:「事亹亹而覬進兮,蹇淹留而躊躇。」
「躊躇」也表示徘徊不進。《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驥躊躇於弊輂兮。」王逸注:「躊躇,不行貌。」
「躊躇」還表示從容自得。《莊子‧外物》:「聖人躊躇以興事。」成玄英疏:「躊躇,從容也。」
「躊躇」亦表示忐忑不安,極度痛心。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溫水》:「陽邁歸國,家國荒殄,時人靡存,躊躕崩擗,憤絕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