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文言文意思
“釜”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釜”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釜”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一种锅。曹植《七步诗》:“萁在下燃。”

2.量词 古代的容量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钟。”

“釜”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鐵鍋。例: 「破釜沉舟」 。三國魏.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釜”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𠀤音父。
說文鬴,或作𨥏。俗省作
古史考黃帝始作
易·說卦傳坤爲
取其化生成熟也。
詩·召南維錡及
有足曰錡,無足曰
釋文,符甫反。
 又量名。
論語與之
左傳·昭二年豆區鍾,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于十則鍾。
,六斗四升,鍾,六斛四斗。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黃帝合符山。
括地志山,在嬀州懷戎縣北。
 又水經注西海鹽池北,西王母有石室石
 又韻補叶府九切,音缶。
蘇轍·土牛詩土牛適成象,逡巡見屠剖。田家挽雙角,歸理鏁絲

“釜”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戰國竹簡從「」,「」聲,本義是一種古代炊器,這種炊器有陶製的,故從「」,有金屬製的,故從「」。

詳解: 金文從「」,「」聲,戰國竹簡從「」,「」聲,「」是陶製器皿,「」表示金屬製的。「」原為古炊器,戰國時被用作量器。「」作為炊器,斂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如鬲,置於灶口,上置甑以蒸煮。盛行於漢代。有鐵製的,也有銅和陶製的。「」作為量器,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齊國,現存有戰國時的子禾子釜和陳純釜,都作壇形,小口大腹,有兩耳。子禾子釜的容積爲20.46公升,陳純釜的容積爲20.58公升。與商鞅量、新莽嘉量的容積已很接近(《漢語大詞典》)。金文表示量器,子禾子釜:「左關釜節于稟釜」,「左關」是地名,意謂左關釜的量值應受節于官方倉稟之釜,即以稟釜作為左關釜的量值標準(馬承源)。

  戰國竹簡通假為「」,《上博竹書七.吳命》簡5:「釜(斧)戉(鉞)之威」。

  「」字小篆作「」,「」是聲符,「」是義符,因為作為炊器的「」與鬲同為蒸煮器。《說文》:「鬴,鍑屬。从鬲,甫聲。𨥏(釜),鬴或从金,父聲。」段玉裁注:「今經典多作釜,惟《周禮》作鬴。《詩.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錡及釜。」毛亨傳:「湘,亨也。錡,釜屬,有足曰錡,無足曰釜。」意謂用甚麼來烹煮,用錡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