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翮”文言文意思
“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翮(简繁同形)
拼音:hé
“翮”字的古汉语解释
hé
名词 羽毛中间的硬管。柳宗元《跂乌词》:“左右六翮利如刀。”泛指鸟的翅膀。曹植《送应氏》:“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翮”国语辞典解释
hé
名词1.鳥類羽毛中的硬梗。《說文解字.羽部》:「翮,羽莖也。」 《周禮.地官.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
2.翅膀。例: 「奮翮高飛」 。
3.量詞。古時用於羽毛。《戰國策.楚策四》:「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飄搖乎高翔。」
gé
(一)之又音。“翮”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下革切,音覈。說文羽莖也。
爾雅·釋器羽本謂之翮。
註鳥羽根也。
周禮·地官·羽人掌以時征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
註翮,羽本。
又正韻郞狄切,音歷。與䰛同。
史記·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
註索隱曰:翮與䰛同。音歷。三翮六翼,亦謂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卽六耳。
又韻補叶曷各切。
陸云·贈鄭曼季詩有鳳于潛,在林棲翮。非子之祚,孰與好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