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言文意思
“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霍”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huò

“霍”字的古汉语解释

huò

1.<象>鸟疾飞的声音。

【引】疾速的样子。司马相如《大人赋》:“焕然雾除,然云消。”

2.名词 通“藿”,逗类植物的叶子。《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肉。”

【霍奕】表奔驰。

“霍”国语辞典解释

huò

副词
快速、疾速。《文選.枚乘.七發》「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名词
1.參見「霍亂」 條。

2.山名。即衡山。位於大陸地區湖南省衡山縣西,為五嶽中的南嶽。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十.山澤》「南方衡山,一名霍山。」

3.國名。周武王之弟叔處的封地,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霍縣西南。

4.姓。如漢代有霍去病。

“霍”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虛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𠀤音霩。
玉篇
集韻,猝遽也。
陸機·文賦紛紜揮
,疾貌。
馬融·廣成頌徽嫿奕。
 又荀子·議兵篇焉離耳。
焉,猶渙焉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然雲消。
 又揚雄·甘泉賦翕赫曶
師古曰:開合之貌。
文選註,疾貌。
 又前漢·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泄亂之疾。
 又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
宮謂圍繞之。
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者名,非謂大山名宮,小山名也。
 又山名。
爾雅·釋山江南衡。
衡山,南嶽。
山爲南嶽。
卽天柱山。
衡之與,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山。漢武帝移嶽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爲,故漢已來衡別矣。
卽天柱山。此據作註時山爲言也。其經之山,卽江南衡是也。○按據此註,山有二,南嶽衡山及天柱山,皆名山。白虎通:南方爲之爲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風俗通義,衡山,一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然而大。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山。爾雅釋地:西方之美者,有山之多珠玉焉。晉語:景以爲城。註:景,大也。大,晉山名。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傳武王克商,封弟叔處于
左傳·閔元年
永安縣有大山。國,姬姓。
 又邑名。
左傳·哀四年襲梁及
梁南有陽山,蠻子之邑也。
公羊傳·僖二十一年會于
 又姓。
廣韻武王弟叔之後也。
 又與藿通。
前漢·鮑宣傳漿酒肉。
劉德曰:視肉如藿也。師古曰:,豆菜,貧人茹之。
 又玉篇鳥飛急疾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艸名。
爾雅·釋草首。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義同。或作藿。通作隺。
 又上聲,音瑣。人,地名。
史記·周勃世家降下人。
正義曰:,音瑣,又蘇寡反。師古曰:山寡反。

“霍”形意通解

略說: 從「」,從「」,表示疾速,急速。

詳解: 從「」,從「」,表示疾速,急速。《說文》:「飛聲也。雨而雙飛者,其聲靃然。《玉篇‧雨部》:「霍,鳥飛急疾貌也。」漢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

  「」也表示消除、消散。《荀子‧議兵》:「勞苦煩辱則必奔,霍焉離耳,下反制其上。」楊倞注:「霍焉,猶渙焉也。

  「」還表示霍亂。宋梅堯臣〈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仲氏又發霍,洞下忽焉甚。

  「」也是古代國名和地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杜預注:「八國皆晉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