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文言文意思
“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剌”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剌”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违背。《汉书·杜钦传》:“外戚亲属无乖之心。”

2.形容词 刻毒;严酷。见“剌刻”。

【剌刻】严酷,刻毒。《后汉书·酷吏传》:“视事五年,凡杀万馀人,其馀惨毒,不可胜数。”

“剌”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違戾、乖張。《漢書.卷六〇.杜周傳》「外戚親屬無乖剌之心,關東諸侯無強大之國。」

动词
劃開、割開。例: 「剌劃」「剌開」「他一不小心,手被剌了一道口子。」

“剌”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盧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𠀤音辢。
說文戾也。从束从刀。刀者,之也。
徐曰,乖違者莫若刀也。
前漢·杜欽傳無乖之心。
 又武五子傳李姬生燕王旦。
師古曰:諡法,暴戾無親曰
 又張衡·思玄賦彎威弦之撥
張弓聲。
 又李白詩雙腮呀呷髫鬣張,跋銀盤欲飛去。
魚躍聲。
 又韻補叶力蘖切,音列。
白居易·桐花詩風𠋫一參差,榮枯遂乖。况吾北人情,不耐南方熱。
韻會从約束之束,从刀。與刺字不同。

“剌”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從「」從「」,象用刀割除禾稈之形,本義是割禾(參季旭昇)。

詳解: 甲骨文從「」從「」從「」,象用刀割除禾稈之形,本義是割禾(參季旭昇)。「」中間有「」形(「」是指示符號,指示禾的稈部),是「𥞥」的初文(裘錫圭),表示禾稈,亦作為「」的聲符。

  甲骨文或不從「」而從「」,金文除上承甲骨文從「」從「」從「」之字形外,還從「」從「」,張世超等認為「」是聲符,早期金文的「」字所從仍保留「」形。後來把「」字中的兩點申連成橫畫。又有不從「」而從「」之形。

  甲骨文用作人名,金文多同音通假為「」,表示功業,中山王圓壺:「以追庸(誦)先王之工(功)剌(烈)。《詩.周頌.執競》:「執競武王,無競維烈。」毛亨傳:「烈,業也。《淮南子.脩務》:「功烈不成。」又表示光明、顯赫,用於稱揚之辭,𤼈鐘:「𢼸史剌(烈)且(祖)來見武王。」又用作周王生稱,典籍作「」,克鐘:「王才(在)周康剌(厲)宮」,剌宮即周厲王的宗廟(唐蘭、于省吾)。又通假為「」,表示眾多,中山王鼎:「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又用作人名和樂律名。

  《說文》:「剌,戾也。从束从刀。刀者,剌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