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刓”文言文意思
“刓”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拼音:wán
“刓”字的古汉语解释
wán
1.动词 削成圆形。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引】削刻。苏舜钦《检书》:“器成必刓琢。”
【又】圆形。《新唐书·李靖传》:“所赐于阗玉带十三胯,七方六刓。”
2.动词 通“玩”。摩挲。《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
“刓”国语辞典解释
wán
动词削刻、鏤刻。《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
形容词
壞損的。唐.韓愈〈請上尊號表〉:「堯誅九嬰以定下土,血兵刓刃,僅就厥功。」
“刓”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吾官切,𠀤音岏。說文剸也。从刀,元聲。一曰齊也。
徐曰印刓弊。
前漢·韓信傳刻印刓忍不能予。
註蘇林曰:刓音刓角之刓,與摶同。手弄角訛,不忍授也。
玉篇削也。
廣韻圓削也。
六書故削去廉隅也。
楚辭·九章刓方以爲圓。
又集韻或作㝴。亦作園。
莊子·齊物論五者园而幾向方矣。
註角泯鑠也。
又通作玩。
前漢·酈食其傳爲人刻印,玩而不能授。
註師古曰:韓信傳作刓,此作玩,義各通。
又韻補叶虞袁切,音元。
白居易詩危石疊四五,𡾋嵬剞且刓。造物者何意,惟在嵓東偏。考證:〔前漢·韓信傳刻刓忍不能予。〕 謹照原文刻下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