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文言文意思
“丽”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麗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lì/lí
“丽”字的古汉语解释
lì
1.形容词 成对;成双。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辞之体,凡有四对。”
2.形容词 华丽;美丽。《林黛玉进贾府》:“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3.动词 依附;附着。《易·离卦》:“百谷草木丽乎土。”
【丽都】雍容华贵。
【丽则】文辞华丽而不失于正。
【丽谯】壮美的高楼。
“丽”国语辞典解释
lì
形容词1.美好、華美。例: 「豔麗」 、「天生麗質」 。《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文選.揚雄.羽獵賦》:「麗哉!神聖,處於玄宮。」
2.成雙的。通「儷」 。《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八麗一師。」 漢.鄭玄.注:「麗,耦也。」
动词
附著。《易經.離卦.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夫戰國交爭,戎車競驅,君若綴旒,人無所麗。」
lí
參見「高麗」 條。“丽”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麗古作丽。註詳鹿部八畫。(麗)〔古文〕𠧥𠀙麗𪋘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𠀤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又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又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註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註兩馬也。又束帛麗皮。註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釋義麗,偶數也。
又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又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又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又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註麗,著也。
又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又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又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𥓓。註麗,猶繫也。
又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又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又正韻光明也。
又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註侯麗,秦地。
又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又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又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又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又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又正韻小舟也。
又姓,見姓苑。
又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又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又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又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註𪁐麗古字通。
又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又力智切,音詈。美也。
又類篇山宜切,音釃。㭊也。
又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 从丽,俗从兩日,非。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
(麗)考證:〔楚辭·招魂被文纖麗而不奇些。〕 謹照原文纖字上增服字。〔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陣。〕 謹照原文陣改陳。
“丽”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一隻鹿有雙角之形,特別強調鹿頭上的一對美麗的鹿角,取義於麗角成雙成對,本義是兩個、一雙、偶。詳解: 甲金文象一隻鹿有雙角之形,特別強調鹿頭上的一對美麗的鹿角,取義於麗角成雙成對,本義是兩個、一雙、偶。《小爾雅.廣言》:「麗,兩也。」《玉篇》:「麗,偶也。」由漂亮的麗角引申,「麗」有美麗、美好之意。
古文字為了描畫一事物,往往把與該事物相連或相關的事物都畫出來,如為表示眉毛之「眉」,把眼睛也畫出來。「麗」字以一對麗角表示一雙之意,把鹿的身體也畫出來,才能清楚顯示所畫的是鹿角,《說文》古文和篆文應該是鹿角之形的訛變。
甲骨文表示數,周原甲骨文H11:123「其麗」,《詩.大雅.文王》:「商之孫子,其麗不億?」鄭玄注:「麗,數也。」(徐中舒)
金文用作人名。又見「麗般」一詞,是一種佩飾,典籍作「鞶厲」,形如今少數民族之荷包,掛在肩上而垂下來(郭沫若)。
《說文》:「麗,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从鹿、丽聲。《禮》:『麗皮納聘』。蓋鹿皮也。𠀙,古文。𠧥,篆文麗字。」段玉裁注:「兩相附則為麗」、「兩而介其間亦曰麗」。
「麗」與「離」相通,《周易》有離卦,「離」馬王堆帛書本作「羅」,王家台秦簡《歸藏》作「麗」。《彖傳》:「離,麗也。」秦簡「麗」又讀為「罹」,表示遭受,《睡虎地秦簡.日書甲.詰咎》:「令民勿麗凶央(殃)」。麗讀為罹,《集韻》:「罹,遭也。」《書.湯誥》:「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孔氏傳:「罹,被。」《書.洪範》:「不罹于咎」。《困學紀聞》引《尚書大傳》「罹」作「麗」(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