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文言文意思
“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麋(简繁同形)
拼音:mí
“麋”字的古汉语解释
mí
名词 麋鹿。鹿的一种,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又称“四不象”。是一种珍贵的动物。《殽之战》:“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麋”国语辞典解释
mí
名词1.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偶蹄目。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2.眉毛。通「眉」 。《荀子.非相》:「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3.水邊。通「湄」 。《詩經.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4.姓。如宋代有麋鍇。
“麋”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忙皮切,𠀤音眉。說文鹿屬。冬至解其角。
釋名澤獸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沈牛𪊧麋。
註麋,似水牛。
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其子䴠,其跡纏,絕有力狄。
疏此釋麋之種類也。
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夏獻麋。
註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温,散則涼。
又犫麋,醜人也。
左思·魏都賦犫麋之與子都。
又水草之交曰麋。
詩·小雅居河之麋。
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爲瓊弁玉纓未之服也。先戰,夢河神謂巳曰:畀余,余賜汝孟諸之麋。
註麋,湄也。
又姓。蜀將東海麋竺。見蜀志。
又與眉同。
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鬚麋。
又與蘪通。
楚辭·九歌秋蘭兮麋蕪。
註麋蕪,芎藭名。考證:〔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無鬚麋。〕 謹照原文無字上增面字。
“麋”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鹿」,「眉」聲,本義是麋鹿,也叫「四不像」。詳解: 「麋鹿」又稱「四不像」,是哺乳動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但從整體來看哪一種動物都不像。性溫順,吃植物。原產中國,是一種稀有的珍貴獸類。 《說文》:「麋,鹿屬。从鹿,米聲。麋冬至解其角。」《急就篇》:「貍兔飛鼯狼麋」顏師古注:「麋似鹿而大,冬至則解角,目上有眉,因以為名也。」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麋鹿。甲骨文從「鹿」從「眉」,「眉」標聲。後來改換聲符,金文從「鹿」,「米」聲,用作人名。麋侯鎛:「麋侯自乍(作)龢鐘用。」
戰國竹簡假借為「眉」,《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或與人鬬,縛而盡拔其鬚麋」,表示有人與他人鬬毆,將他人捆綁起來,拔光其鬍鬚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