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缗”国语辞典解释
mín
名词1.釣魚用的繩線。《詩經.召南.何彼襛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文選.左思.吳都賦》:「結輕舟而競逐,迎潮水而振緡。」
2.舊時穿錢的繩子。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龜貝積寢,緡繈專用。」
3.成串的錢。唐.張籍〈賈客樂〉詩: 「金多眾中為上客,夜夜算緡眠獨遲。」
“缗”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𠀤音珉。正韻彌鄰切,音民。
說文釣魚𦅾也。
詩·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爾雅·釋詁緡,綸也。
註繩也。江東謂之緡。
又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
詩·大雅言緡之絲。
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
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
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
註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
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
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愍或作緡。痛也。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