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文言文意思
“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悯”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mǐn

“悯”字的古汉语解释

mǐn

1.动词 哀怜;怜悯。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亡国也。”

2.形容词 忧患;忧愁。《淮南子·诠言》:“乐恬而憎。”

“悯”国语辞典解释

mǐn

动词
1.哀憐。例: 「悲天憫人」「其情可憫」 。唐.韓愈〈圬者王承福傳〉:「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2.憂傷。《孟子.公孫丑上》「阨窮而不憫。」 《資治通鑑.卷一七一.陳紀五.宣宗太建五年》「帝以問陸令萱,令萱憫默不對。」

“悯”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隕切,𠀤音閔。
集韻憂也。
或書作𢡥。

“悯”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憂愁、憂傷。

詳解: 從「」,「」聲,本義為憂愁、憂傷。《廣雅‧釋詁二》:「憫,懑也。《孟子‧公孫丑上》:「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趙岐注:「憫,懣也。

  「」可表示憐恤、哀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然而窮鳥入懷,仁人所憫,況死士歸我,當棄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