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国语辞典解释
miǎn
名词1.細絲。《說文解字.心部》:「緬,微絲也。」 元.戴侗《六書故.卷三〇.工事》:「緬,彌袞切,細不絕也。《說文》曰:『微絲也。』今之絡者,別其絲,最細者為緬,次曰大緬,凡緬以為緯。」
2.緬甸的簡稱。例: 「中緬公路」 。
副词
遠。五代十國後蜀.毛熙震〈河滿子.寂寞芳菲暗度〉詞: 「緬懷舊歡多少事,轉添春思,難平。」
动词
紮。《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先挽了挽袖子,把那佛青粗布衫子的衿子,往一旁一緬。」
“缅”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湎。正韻美辨切,音免。
說文微絲也。
又集韻亡善切。
穀梁傳·莊三年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
註緬,藐遠也。
楚語緬然引領南望。
賈逵註緬,思貌也。
又玉篇輕也。同𥾝。
“缅”形意通解
略說: 從「糸」,「面」聲,表示遙遠。詳解: 從「糸」,「面」聲,表示遙遠。《穀梁傳‧莊公三年》:「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范甯注:「緬,藐遠也。」
「緬」可表示思念。唐杜甫《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反為後輩褻,予實苦懷緬。」
「緬」還表示挽、捲。《兒女英雄傳》第4回:「那女子更不答言。他先挽了挽袖子,把那佛青粗布衫子的衿子往一旁一緬。」
「緬」亦指細絲。《說文》:「微絲也。从糸,面聲。」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