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国语辞典解释
niǎo
形容词1.嬌柔美好。通「裊」 。例: 「嫋娜」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柔橈嬛嬛,嫵媚姌嫋。」
2.音調悠揚婉轉。例: 「餘音嫋嫋」 。宋.蘇軾〈觀臺詩〉:「殘磬風中嫋,孤燈雪後青。」
动词
搖擺、擺動。通「裊」 。晉.陸雲〈為顧彥先贈婦往返〉詩四首之二:「雅步嫋纖腰,巧笑發皓齒。」 唐.白居易〈答元八宗簡同遊曲江後明日見贈〉詩: 「水禽翻白羽,風荷嫋翠莖。」
niǎo
形容词柔軟美好。例: 「裊娜」 、「裊裊婷婷」 。漢.王延壽〈王孫賦〉:「緣百仞之高木,攀窈裊之長枝。」
动词
1.搖曳、擺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陳子龍〈訴衷情.小桃枝下試羅裳〉詞: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2.繚繞。例: 「裊繞」 。宋.柳永〈雪梅香.景蕭索〉詞: 「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niǎo
形容词細長柔軟。通「裊」 。例: 「嬝娜」 。
动词
搖曳。通「裊」 。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六齣:「抱琴彈向月明中,香嬝金猊動,人在蓬萊第幾宮?」
“袅”康熙字典解释
正字通俗褭字。韻會褭或作裊。
漢書音義騕裊,神馬。
又前漢·百官公卿表爵三級曰簪裊。
師古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言飾此馬也。
“袅”形意通解
略說: 從「衣」,「鳥」聲省,表示柔軟美好。詳解: 從「衣」,「鳥」聲省,表示柔軟美好。漢王延壽〈王孫賦〉:「緣百仞之高木,攀窈裊之長枝。」 「裊」也表示繚繞。宋柳永〈雪梅香·景蕭索〉:「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裊」還表示搖曳、擺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 花深閉門。」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