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文言文意思
“频”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頻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pín/bīn
“频”字的古汉语解释
pín
1.动词 皱眉头,常“频顣”、“频蹙”连用。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频顣厄运。”
2.形容词 危急。《诗经·大雅·桑柔》:“国步斯频。”
3.副词 频繁;多次。李商隐《行次西郊作》:“渐见征求频。”
【引】并,一起。《国语·楚语下》:“群神频行。”
【又】先后。王俭《褚渊碑文》:“频作二守。”
bīn
名词 通“濒”,水边。《诗经·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频。”
【频仍】连续不断;一再。
“频”国语辞典解释
pín
副词屢次的、接連的。例: 「捷報頻傳」 。《後漢書.卷五七.李雲傳》:「是時地數震裂,眾災頻降。」 唐.杜甫〈蜀相〉詩: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形容词
急迫。《詩經.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名词
1.頻率的簡稱。例: 「高頻」 、「超高頻」 。
2.姓。如漢代有頻暢。
“频”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毗賔切,𠀤音顰。玉篇急也。
廣雅比也。
詩·大雅國步斯頻。
傳頻,急也。
箋頻猶比也。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
又姓。
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又說文水厓。
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
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
傳頻,厓也。
箋頻,當作濵。
又與顰同。
易·復卦頻復厲无咎。
註謂頻蹙之貌。
又果名。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
註仁頻,賔榔也。頻或作賔。考證:〔詩·大雅地之竭矣,不云自頻。〕 謹照原文地改池。
“频”形意通解
略說: 《說文》無「頻」,段玉裁以為「頻」從「瀕」而來,表示水邊。「頻」後多表示連續、屢次。詳解: 《說文》無「頻」,段玉裁以為「頻」從「瀕」而來,表示水邊。《說文》「瀕」字下段注:「今字用頻訓數,攷〈桑柔〉傳曰:『頻,急也。』《廣雅》曰:『頻頻,比也。』此從附近之義引申之。」又沈濤《說文古本考》:「頻即瀕之省。」「頻」表示水邊的例子如《詩.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頻。」毛傳:「頻,厓也。」
「頻」引申表示接近、臨近。《廣雅.釋詁三》:「頻,比也。」如《文選.潘安仁〈馬汧督誄〉》:「雖王旅致討,終於殄滅,而蜂蠆有毒,驟失小利,俾百姓流亡,頻於塗炭。」又表示並列。如《國語.楚語下》:「百嘉備舍,群神頻行。」韋昭注:「頻,並也,並行欲求食也。」
「頻」表示緊急。《玉篇.頁部》:「頻,急也。」如《詩.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國步斯頻。」毛傳:「步行頻急也。」
「頻」多表示連續、屢次。《廣韻.真韻》:「頻,數也。」如《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加以北征匈奴,西開三十六國,頻年服役,轉輸煩費。」唐代杜甫〈兵車行〉:「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頻」同「顰」,表示皺眉。如《周易.復》「頻復」,王弼注:「頻,頻蹙之貌也。」《孟子.滕文公下》:「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己頻顣曰:『惡用是鶂鶂者為哉?』」朱熹注:「頻與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