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颡”文言文意思
“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顙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sǎng
“颡”字的古汉语解释
sǎng
1.名词 额。《孟子·告子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2.名词 稽颡的简称。古时居父母之丧时对宾客的跪拜礼,额至地。《礼记·檀弓上》:“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
“颡”国语辞典解释
sǎng
名词1.額頭、前額。《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視。」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類堯。」
2.泛指頭。唐.杜甫〈義鶻〉詩: 「修鱗脫遠枝,巨顙拆老拳。」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〇上.滇遊日記十三》:「自顙及趾,靡有所遺。」
3.喉嚨、嗓子。元.龐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動不動搯人的顙子。」
动词
叩頭。《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喪人不佞,失守魯國之社稷,執事以羞,再拜顙。」
“颡”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玉篇額也。
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
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
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
註頭觸地無容。
揚子·方言𩔣、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𠀤蘇郞切,音桑。義同。
易林𤣥鬣黑顙,東歸高鄕。
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考證:〔揚子·方言𩔣頟頠顙也。〕 謹照原文頠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