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文言文意思
“颇”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頗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pō
“颇”字的古汉语解释
pō
1.形容词 偏斜;偏差;不平正。《左传·昭公二年》:“君行已颇,何以为盟主?”
2.副词 略微;稍微。《陌上桑》:“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3.副词 很;甚。《<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风静,舟行颇迟。”
pǒ
副词 通“叵”,见“颇奈”。
【颇僻】偏邪不正。
【颇奈】同“叵奈”,可恨;可恶。
“颇”国语辞典解释
pō
形容词不平正。例: 「偏頗」 。《楚辭.屈原.離騷》:「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pǒ
副词1.略微。《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太史公曰》:「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2.甚、很、非常。唐.王維〈終南別業〉詩: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清.袁枚〈答靖海侯〉:「自知獲戾,頗覺悚惶。」
3.可。表疑問的語氣。《晉書.卷七九.謝安傳》:「既出,(桓)溫問左右:『頗嘗見我有如此客不?』」 《洛陽伽藍記.卷三.菩提寺》:「上古以來,頗有此事否?」
4.不可。通「叵」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過去百千諸佛,皆曾止住其中,說法度人,量塵沙而頗算。」
名词
姓。如明代有頗廷相。
“颇”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𠀤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陂。
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
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
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火切,音叵。
博雅少也。
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
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又廣韻集韻𠀤普過切,音破。
集韻偏也。一曰疑辭。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薳頗,楚人名,見左傳。考證:〔韻補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叉〕 謹按文義叉改又。〔釋名少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颇”形意通解
略說: 從「頁」,「皮」聲,表示偏頗,不平正。詳解: 從「頁」,「皮」聲,表示偏頗,不平正。《說文》:「頭偏也。从頁,皮聲。」 《左傳‧昭公十二年》:「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將與季氏訟,書辭無頗。’」杜預注:「頗,偏也。」
「頗」可表示邪佞。《書‧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
「頗」亦表示甚;很。《漢書‧王商傳》:「商為外戚重臣輔政,推佑太子,頗有力焉。」
「頗」也表示偏差、過失。唐牛肅《紀聞‧牛騰》:「口不妄談,目不妄視,言無偽,行無頗。」
「頗」還表示略微、稍微。《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