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诎”文言文意思
“诎”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詘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qū
“诎”字的古汉语解释
qū
1.动词 弯曲。《荀子·劝学》:“诎五指而顿之。”
【引】枉曲,冤枉。《吕氏春秋·壅塞》:“宋王因怒而诎杀之。”
2.动词 屈服。《墨子·公输》:“公输盘诎。”
3.形容词 言语钝拙。《史记·李斯传》:“辨于心而诎于口。”
“诎”国语辞典解释
qū
动词1.彎曲。同「屈」 。《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2.屈服、折服。《戰國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3.吐詞艱澀、言語鈍拙。通「訥」 。《史記.卷一〇三.萬石張叔傳.太史公曰》「仲尼有言:『君子欲訥於言』」 句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訥』字多作『詘』,音同耳。古字假借。」
副词
1.冤屈。《呂氏春秋.貴直論.壅塞》:「宋王因怒而詘殺之。」
2.反而。《戰國策.秦策四》:「一舉眾而注地於楚,詘令韓魏歸帝重於齊,是王失計也。」
名词
姓。如漢代有詘強。
chù
动词貶低。同「黜」 。《戰國策.韓策三》:「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
“诎”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𠀤音屈。說文詰詘也。一曰屈襞。
禮·喪大記凡𨻰衣不詘。
註謂舒而不卷也。
楚辭·九思思哽饐兮詰詘。
又博雅曲也,折也。
玉篇枉曲也。
禮·樂記習其俯仰詘伸。
史記·管晏列傳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
前漢·孫寶傳道不可詘,身詘何傷。
又廣韻辭塞也。
戰國策於是魏王聽此言也,甚詘。
又類篇充詘,喜失節貌。
禮·儒行不充詘于富貴。
又姓。漢有詘強。見印藪。
又韻會通作屈。
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
註詘與屈同。
又集韻正韻𠀤渠勿切,音掘。與充詘義同。
又絕止貌。
禮·聘義叩之,其聲淸𧻗以長,其終詘然樂也。
又正韻盡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徼𧮭受詘。
師古註言獸有力盡者,受而有之。
又集韻敕律切,音怵。與黜同。
戰國策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
註詘,貶下也。
又集韻通作絀。
禮·射義進爵絀地。
註內則以前作絀,明堂位以後作詘。
又集韻或作出。
左傳·襄三十年譆譆出出。
周禮·秋官·庭氏鄭註引作詘詘。劉昌宗音出。本亦作出。
又集韻奴骨切,嫩入聲。與訥同。詳訥字註。
又說文或作誳。
長箋作誳。
“诎”形意通解
金文從「言」從「出」,「出」是聲符。金文用作人名。簡帛表示屈曲,《郭店楚簡.老子乙》簡14:「大成若誳(屈)」,《馬王堆漢帛書.老子甲》:「大直如詘(屈),大巧如拙。」《馬王堆.五十二病方》:「汗出多,能詘(屈)信(伸)。」《說文》:「詘,詰詘也。一曰屈襞。从言出聲。𧬲,詘或从屈。」段玉裁注「詰詘」云:「二字雙聲。屈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