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言文意思
“谢”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謝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xiè
“谢”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è
1.动词 认错;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动词 推辞;拒绝。《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3.动词 告别;告辞。《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4.动词 告诉;劝戒。《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动词 感谢;道谢。《鸿门宴》:“乃令张良留谢。”
6.动词 凋谢;死。《芙蕖》:“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谢病】因病引退或谢客来访。
【谢事】辞去官职。
“谢”国语辞典解释
xiè
动词1.辭去、推卻、拒絕。《說文解字.言部》:「謝,辭去也。」 例: 「婉謝」 、「閉門謝客」 、「敬謝不敏」 。《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2.辭別、告別。例: 「謝世」 。晉.劉琨〈扶風歌〉:「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 唐.白居易〈長恨歌〉:「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3.凋零、消逝。例: 「凋謝」 。《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唐.杜牧〈留贈〉詩: 「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4.表示感激、酬答。例: 「感謝」 、「道謝」 、「謝天謝地」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他前日進了學,我來賀他,他謝了我二十四兩銀子。」
5.賠罪、認錯。例: 「謝罪」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告訴。《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說燕,與趙王載歸。』」 《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7.詢問、問候。《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8.更換、替代。例: 「新陳代謝」 。《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謝。」
名词
姓。如南朝宋有謝靈運。
“谢”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𠀤音榭。說文辭去也。
廣雅去也。
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
註謝,去也。
又正韻絕也。
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
又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
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
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
又類篇告也。
前漢·𨻰餘傳厮養卒謝其舍。
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
又韻會拜賜曰謝。
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
又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
禮·檀弓從而謝焉。
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又韻會聽也。
正韻致仕曰謝。
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
註謝,猶聽也。𨻰皓曰:君不許其致事也。如辭謝、代謝,皆却而退去之義。
又鳥名。
張華·禽經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
又菜名。
本草綱目水苦蕒,一名謝婆菜。
又島名。
唐書·地理志登州東北海有大謝島。
又蠻名。
舊唐書·南蠻傳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
又國名。
詩·大雅于邑于謝。
毛傳謝,周之南國也。
朱傳在今鄧州南陽縣。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謝沐縣,屬蒼梧郡。
又姓。
廣韻出𨻰留、會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謝,以邑爲氏。
左傳·昭七年謝息,爲孟孫守。
又複姓。
風俗通周宣王支子食采謝丘,因以爲氏。
前漢·古今人表謝丘章,魯人。
又通作榭。
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𤰞庳,無觀臺榭。
註本亦作謝。
荀子·王霸篇臺榭甚高。
註與謝同。
又或作繹。亦作射。
爾雅·釋魚龜仰者謝。
疏謂行時頭仰。周禮地龜曰繹屬是也。
周禮·春官·龜人鄭註仰者繹。
禮·玉藻·鄭註靈射之屬。
釋文射音亦。
周禮作繹。
爾雅作謝。
又叶祥豫切,徐去聲。
左思·魏都賦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弛氣離坐,㥏墨而謝。
又叶徂賀切,音坐。
韓愈·送窮文𠂹頭喪氣,上手稱謝。燒車與船,延之上坐。
說文本作𧬄。考證:〔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疏謝,猶聽也。〕 謹照原文致仕改致事。疏改註。
“谢”形意通解
略說: 從「言」,「射」聲,本義為辭職。詳解: 從「言」,「射」聲,本義為辭職。《說文》:「辤去也。从言,射聲。」 《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陳澔集說:「不得謝,謂君不許其致事也。如辭謝、代謝,亦皆卻而退去之義。」
「謝」可表示推辭。《史記‧項羽本紀》:「嬰謝不能,遂彊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
「謝」還表示辭別。《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說燕,與趙王載歸。』」
「謝」亦表示凋謝、消失。南朝梁沈約〈與約法師書〉:「其事未遠,其人已謝。」
「謝」也指除去。唐李白〈贈僧崖公〉:「冥機發天光,獨朗謝垢氛。」
「謝」還指道歉。《戰國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謝」也常表示感謝。《漢書‧張安世傳》:「嘗有所薦,其人來謝。安世大恨,以為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
「謝」還可表示更替。《莊子‧秋水》:「何少何多,是謂謝施。」成玄英疏:「謝,代也。施,用也。夫物或聚少以成多,或散多以為少,故施用代謝,無常定也。」